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滢-正文
日本再为“安倍经济学”输血
刘滢
//www.workercn.cn2016-10-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月11日,被视为日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2016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在该国参议院全体会议上由执政的自民、公明两党及日本维新会等多数赞成获得通过。该补充预算是总规模达2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1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在4.1万多亿日元的追加财政支出中,3.9871万亿日元用于经济刺激措施,如果加上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特别预算,总额达到4.5221万亿日元。据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计划立即执行补充预算,加快推行“安倍经济学”。

  执行补充预算可以说是再一次为“安倍经济学”输血。但有专家指出,这次输血能否真正带动日本经济起色尚难预料。从“安倍经济学”推行近4年的事实看,专家的疑虑颇有道理。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经济遭受重创,自此进入了漫长的“停滞期”。安倍晋三在2012年底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后,便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由所谓的“三支箭”组成: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包括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放松管制和促进创新等在内的一揽子增长战略。

  从2013年年中公布的数据看,“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提振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日本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4.1%,高于此前3.5%的初步预测。对于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来说,堪称“高增长”。其他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看起来也很亮丽:5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上升0.2%,为连续4个月上升;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0.8%,是5个月来首现同比增长,等等。

  但好景不长,“安倍经济学”很快就走向末路。因为“三支箭”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货币政策,也就是大规模的量化宽松以及日元的持续贬值。这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却“治标不治本”,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际增长率仍停留在极低水平。按日本政府原来的设想,通过向市场大量注入资金,造成通货膨胀率增加,日元贬值,出口增加,物价上涨,企业收益增长,员工收入也随之增加并促进消费,最终摆脱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增长。为了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安倍还撤掉不支持他的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换上其坚定支持者黑田东彦。而超宽松货币政策施行的结果,既加剧了市场波动,股市连续大起大落,又未能惠及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反而由于食品、日用品等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普通民众的生活负担。至于试图通过第二支箭增加城市雇佣就业、第三支箭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目的,则实际上均未达到。

  于是,“压力山大”的安倍政府又在2015年下半年提出了“新三支箭”,即所谓发展经济、改善社会保障、支持儿童培育。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制约了消费水平增长,更使经济发展部门面对无人可用的困境。为此,日本政府还提出了所谓的“女性经济学”,鼓励女性走出家门,重新就业。“新三支箭”中的改善社会保障和支持儿童培育都与此有关。但是,“新三支箭”还是饱受诟病,“经济账本”依旧满目疮痍。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日本2016年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增长率仅为0.2%,远低于一季度的2%。

  这样的数字告诉世人,“安倍经济学”确实走到了尽头,只是安倍不甘认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