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相遇非遗-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当年轻人相遇非遗

陈圆圆
2019-05-08 07:44:03  来源:人民日报

  江苏苏州市横泾实验小学成立了苏扇工作坊,学生正在制作绢宫扇。

  华雪根摄(人民视觉)

  在河北深州市旧州中学,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学生习练形意拳器械。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组装扇骨、齐整扇面、设计吊坠,江苏苏州横泾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苏扇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扇香古韵;刀枪棍棒耍得虎虎生威,河北深州旧州中学的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练起了形意拳器械……穿越千百年的非遗走进校园,因为青春的力量而生气蓬勃。

  非遗进校园,为孩子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古老文化遗产的魅力打开了一扇窗。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传承项目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这样的“自选动作”,让文化素养与智识水平“齐头并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非遗是一种“慢文化”,非遗进校园也不应搞“快餐式”教学。唱做并举的戏曲,精雕细刻的工艺,刚柔相济的武术,掌握非一日之功。从组建兴趣小组、工作坊、学生社团等传习实践,到聘请民间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充实师资力量,再到通过传承展演、公益慰问发挥辐射作用,建立非遗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在近距离接触、深层次了解中读懂非遗,非遗课才不会变成浮光掠影的“兴趣班”。

  正是因为非遗技艺难以“速成”,校园传承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非遗不是中小学的主课,非遗进校园也不是以培养从业者为主要目的。但流淌着古老魅力的琴声,重现秀丽山河的画笔,将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颗种子。或作为生活的爱好,或作为关注的对象,他们将带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青少年是非遗活化的希望,展望未来,校园中将走出优秀的研究者、热情的传播者,带动非遗文化开枝散叶。

  不必“挑担吟诗走远方”,非遗进校园让文化走到孩子身边。这无疑是一种双赢:当非遗走近年轻人,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年轻人走近非遗,成长将获文化的滋养。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警惕环保“虚假整改”背后的真问题

    “虚假整改”,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环保督察通报中。去年11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第一轮督察交办问题抽查,发现山东省广饶县对交办问题查处不力,对近20万立方米混有危险废物的垃圾简单覆土掩埋后,便通过媒体向社会宣布整改到位,“虚假整改,敷衍应对,性质十分恶劣”。

  • 中工时评:富翁豪掷650万美元送女上名校,该咋看?

    面对汹涌舆情,步长制药董事长公开回应称,此650万美元跟公司财务无关,言下之意这并非公款,而是个人资产消费;接着,董事长之妻辩称,这650万系被中介骗捐,自己也是受害者。然而,舆论紧追不舍,有媒体开始质疑步长制药发家史……

  • 中工时评:功臣“原三刀”们如何才能安享晚年

    曾经参加十次原子弹试验,并加工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部件“铀球”的原公浦,被赞誉为“原三刀”。因为他用普通机床,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加工了铀球的最后三刀,丝毫不差,被钱三强形容为“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然而这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如今却陷入吃不起抗癌药的境地。

  • 中工时评:公共场所配备AED,难么?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脏猝死而离世,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不幸者中有六成发病于医疗机构之外,如果当时身边有AED,悲剧或可避免。

人物

  • 八闽第一闸:他的停车对标水平,相当于三分球十投九中

    6 八闽第一闸:陈承仪1993年,陈承仪从广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福州机务段。当一名火车司机是他从小的梦想,他学的是内燃机车专业,单位却只有蒸汽机车。他便从学习司炉开始干起,感受到工作生涯起步的艰难。

  • 王孝和:无所畏惧的工人阶级代表

    在女儿心中,王孝和对家庭充满爱,但为了党的事业,他可以牺牲一切,父亲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的革命者之歌,激励着后人为祖国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 4720米高原,他已坚守28年

    318国道色季拉山段海拔达4720米,这里空气稀薄,紫外线异常强烈,而林芝公路局八一公路养护段110道班的普布单增,在这里一守就是28年。长年与他作伴的,是呼啸的山风、洁白的大雪、滂沱的大雨,冻僵的手指、结冰的眉毛、通红的鼻头是他真实的写照。保畅通、救危难,他坚守着公路人的使命,为司乘人员照亮了色季拉山的崎岖山路。

  • 避免弑亲悲剧须重视家庭与道德教育

    最近,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的消息频上热搜,“孩子弑母”这一现象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使得社会、家长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