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的惊天一爆,让中国人挺起脊梁!-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55年前的惊天一爆,让中国人挺起脊梁!

小灵象
2019-10-16 11:25:32  来源:中国军网

  55年前的今天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一朵硕大的“蘑菇云”直上九天——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

  从那一天起

  中华民族有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

  “核盾牌”

  而每当回首那段峥嵘岁月

  也总让人感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

  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1955年1月15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

  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在最困难的时期

  无数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站出来

  勇挑重担

  为了这一声让中国人在世界上

  挺起脊梁的东方巨响

  呕心沥血,埋头苦干

  邓稼先

  1958年

  时年34岁的

  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

  为了国家的强大

  告别了妻子

  还有4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

  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走进大漠荒烟

  整整28年与家人聚少离多

  根据手头掌握的很少的资料

  邓稼先带领团队开始了

  通宵达旦的学习与计算

  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

  只有几台手摇式乌拉尔计算机

  更多的计算只有依靠

  纸笔、算盘、计算尺等原始的工具

  1960年6月

  援助中国原子弹项目的

  苏联专家准备正式撤离

  失去苏联的帮助后

  国际上有人幸灾乐祸地断言:

  中国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

  科研人员拍摄于站台上的照片。

  随着邓稼先的到来

  一批刚刚毕业或留学归来的有志青年

  开始加入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中来

  1963年4月的某一天

  一列装满了试验设备和科研人员的火车

  即将开往西部

  从北京的科研院所到东北的军工企业

  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奔赴

  位于青海的221基地

  投入到研制原子弹这场大会战中

  直到这些军工领域和科研院所的精英人员

  到达基地后

  仍然没有人告诉他们国家将他们

  集中到这片草原上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等待他们的只有刚刚建成的厂房

  和一个个神秘的工号

  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都不知道自己在打造的

  究竟是一件怎样的武器

  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

  每一位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

  拼尽全力

  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新疆罗布泊

  古往今来

  无数探险者深入其中

  生还者却寥寥无几

  这片荒漠也因此有了一个名字——

  “死亡之海”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几分钟后,科研人员进入爆炸现场取样。

  夏季的罗布泊像是一个巨大的火炉

  气温最高可达42℃以上

  胶质防毒面具密不透风

  整套防护装备重达两公斤

  对于毫无防化经验的测量人员来说

  穿戴防护服半小时

  就面临晕倒的危险

  而取样时间却长达4小时

  除了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科研人员还要克服

  缺乏实验设备等种种困难

  虽然全国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工厂企业

  都积极且秘密地投入到这项工程当中

  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

  所有设备全部靠自己来研制生产

  显然不现实

  科研人员绞尽脑汁想各种方法

  搜寻着试验所需的各种器材

  并对搜集到的零部件进行研究

  不久之后

  科研人员开始自主生产其中的部分设备

  进出核试验场区的公路。

  从外部通往核试验基地的公路

  渐渐变得繁忙起来

  从全国各个地区的科研机构工厂

  运送来的33000多吨器材设备

  以及数千名研制人员

  陆陆续续抵达了罗布泊的核试验场区

  进出核试验场区的公路仅有几条

  而运送货物及人员的卡车却源源不断

  不出几天,路面便不堪重负

  被压得坑洼不平

  试验人员把这条路戏称为“搓板路”

  就是沿着这一条条颠簸崎岖的“搓板路”

  中国的核试验不断向前推进

  周恩来向大家宣布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成就集中代表

  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

  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几乎与原子弹爆炸同时

  中国政府郑重宣布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55年过去了

  昔日戈壁滩上的欢呼已随风而逝

  但10月16日

  这个沁透着先辈们智慧和血汗的日子

  却成为一座丰碑

  永载史册,永放光芒!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小灵象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做实做强基层工会是全部工会工作的根本

    一个地方的基层工会维权工作,如果经常需要上级工会“代劳”,那恰恰说明这个地方的工会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基层工会组织亟需舒筋活血,强肌健体。

  • 中工时评:治理超载之“痈”当刮骨疗毒

    10月10日发生的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正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处理中。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 中工时评:农民工爱上马路不愿“进屋”,该如何反思?

    今天的工人日报以《务工者“进屋难”,马路市场死灰复燃》为题,披露了山东省济南市某农民工服务中心面临的尴尬。报道说,去年末建成的槐荫农民工服务中心曾刷爆济南的媒体圈:宽敞的院落,明亮的大厅,周到的服务,便利的餐饮供应,让四面八方来这里找工作的农民工再也不受寒风酷暑刮风下雨之苦……

  • 中工时评:大庆过后,别忘了收好国旗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从官方到民间,都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隆重”的标志之一就是各地悬挂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宛若红色的海洋。

人物

  • 新时代 铁路榜样丨颜其: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颜其,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4年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福州车辆段车辆乘务长。2017年第一次参加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就获得第一名,并作为铁路系统最年轻的代表参加中国工会十七大,曾获火车头奖章、福建省第十六届青年五四奖章以及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 新时代 铁路榜样丨王裔:握稳闸把,为梦想风雨兼程

    王裔,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出生,2004年入伍,2008年入路,现任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家屯机务段长春北运用车间指导司机、高级技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匠”、技术状元、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 茅以升:人生之桥 名为奋斗 壮丽70年 最美奋斗者

    滔滔钱塘江上,矗立着多座大桥,最早一座是钱塘江大桥。该桥为双层结构,上层汽车川流不息,下层火车呼啸而过。

  • 请别把作家残雪炒作成“网红”

    中国作家残雪这几天算是彻底火了,虽然最终未能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因为曾居于博彩公司此前给出的赔率榜前列,她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新晋的“网红”。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