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的中秋节,他们这样过……-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战争年代的中秋节,他们这样过……

2019-09-15 12:16:22  来源:中国军网

  中秋假期已接近尾声

        你的中秋,咋过的?

  一块被区分好份数的月饼

  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

  一个人员齐整的家

  ……

  这些伸手可得的幸福

  平凡而温暖

  琐碎又醉人

  但在战争年代

  对于前线将士来说

  “节日”二字,分外奢侈

  那些战场上的中秋节

  给很多老兵留下了不一样的记忆

  敌人空投“团圆”传单

  戴安澜全家合影(前排依次为:澄东、靖东、藩篱、复东)。

  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女戴藩篱

  1952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奔赴朝鲜战场

  据她回忆

  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下

  大家都记不得哪天是中秋

  更谈不上聚在一起过节

  但敌人倒是记得我们的中秋节

  他们空投传单

  上面画着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画面

  目的是勾起战士们的思乡情

  但敌人越是这样

  志愿军战士反而更加同仇敌忾

  中秋节打的济南,

  八月十五从此成了他生日

  老兵王燕云

  1932年出生,1948年初入伍

  同年9月

  他作为华东野战军9纵26师78团一名战士

  参加济南战役

  当时王燕云所属部队为攻城东集团

  攻下燕翅山时

  二连所剩战士不足20人

  攻下燕翅山后

  二连炊事班用守军的白面

  给战士们做包子

  炊事班班长做了160多个包子

  送来时发现就剩下不到20个人了

  坐在地上大哭

  王燕云在团卫生队

  作战时他随部队冲锋

  战后再救治伤员

  轰炸机从头顶飞过

  重型炸弹落下来

  最近的一颗距他约5米远插入地中

  王燕云不记得自己出生的具体日期

  只记得是个冬天

  济南战役期间赶上了中秋节

  济南解放后

  连长对王燕云说

  “正好赶上过中秋

  你就把农历八月十五当生日吧”

  从那以后,每每过生日

  他都能想起解放济南的经历

  把自己不舍得吃的月饼,

  上交了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黎民 摄影

  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

  老兵李相玉

  他对中秋节的记忆

  是那块舍不得吃的月饼

  他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1951年

  李相玉和战友们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过中秋

  当时团领导认为

  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传统佳节

  战士们一定会想家

  虽然不能回去

  但月饼一定得吃上

  于是,中秋节前几天

  团领导就命令司务长

  带车回安东拉月饼

  还特别嘱咐

  一定要买好一些的月饼

  三天后

  司务长拉回来一大车月饼

  虽然拉回来的月饼足有两吨多

  但全团有上千名官兵

  每人只分到4块月饼

  大家都舍不得吃

  有的吃了一块

  有的只咬了一口就放进挎包里

  打算等啃压缩饼干时

  再和月饼掺合着吃

  中秋节那天

  恰巧祖国慰问团

  上海分团的一个演出队

  前来慰问

  大家想着:

  祖国亲人们来了

  还正逢过节

  怎么也得让他们吃上月饼吧?!

  可是,月饼已经全部分到战士们手中

  想回国去拉,来回得三天时间

  根本来不及

  为了让到朝鲜来慰问的祖国亲人

  吃上月饼

  李相玉所在连120人

  交上来128块月饼

  其中有8名战士各交了两块

  128块月饼放在慰问团成员面前

  当得知这些月饼

  是战士交上来的时候

  他们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有的吃了一块

  有的咬了一口就走了

  饭后,李相玉所在连收到了50多块月饼

  连长指示:

  交两块月饼的那8个战士

  每人退一块月饼

  交一块月饼的,每人退半块

  如不够分,连里几个干部都不要

  对于和平年代的我们

  月饼早已不是稀罕物

  但对于当时战场上的他们来说

  一块小小的月饼

  包含着祖国人民与子弟兵之间

  浓浓的情谊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

  享受和平、团圆之时

  请别忘了那些

  曾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

  正是因为他们那些

  无数“不完美”的中秋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参考资料:新华社、《济南时报》、《共产党员》等)

编辑:宋环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大督查彰显民生大情怀

    随着“互联网+督查”的完善和实施,可以说,一年一度的国务院大督查,正在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正在发展成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项”,正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大特色,正在成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大亮点,充分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工作导向和施政理念。

  • 中工时评:关键就在于“崇尚实干、狠抓落实”

    据9月11日的《工人日报》报道:从工会阵地建设到职工权益维护,从劳模精神宣传到农民工入会……近日,湖南省长沙市的工会干部们进社区、访企业,从长沙一路到浏阳,历时两天半,行程数百公里,对24个基层工会进行了集中观摩,交流“五个年”建设工作经验并互相评分。

  • 中工时评:今天,最好的礼物是让老师安心教书

    老师们确实很辛苦,我们也应该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让老师“安心教书”。

  • 中工时评:“科技经费投入再创新高”的喜与盼

    综观2018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情况,惊喜之余,也有对于其未来发展的些许期盼。

人物

  • “52岁爸爸大学生”和“49岁妈妈研究生”是一部“励志故事”

    9月12日,一段“52岁维修老板自学1年考上本科, 2门专业课成绩考第一”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点赞其励志,发出感慨称“厉害了,这位叔叔”、“这位同学优秀”。

  • “莽汉”出局不会柔化美国外交

    9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解释为何解除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的职务。他责怪这名干将说话太硬太鲁莽,恨不得将外交僵局的责任都归罪于他。博尔顿出局后,从石油市场到外交界都弥漫着乐观预期,认为美国与伊朗等对手产生军事摩擦的风险陡然降低。

  • 用新的奋斗接好“袁隆平们”的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来接袁隆平们的班”远非基于现实的忧虑发问,而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必然考量。

  •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连日来,“时代楷模”陈立群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从教近40年的陈立群,曾是浙江杭州一所名牌高中的校长,退休后有民办高中开出两百多万元年薪挖他,但他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独自前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分文不取地担任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并让这所昔日高考成绩全州垫底的“差校”变成教学质量名列前茅的模范学校。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