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已经挺进震中-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时事

有一种力量,已经挺进震中

谢伟锋
2019-06-19 19:05:14  来源:中国青年网

  北京时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58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猝然而至,救灾十万火急。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抗震救灾,把搜救人员、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地震灾情,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尽快抢修受损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迅速果断的应对,坚强有力的号召,星夜兼程的驰援,这些都在短时间内凝聚起战胜灾难的无尽暖流。

  有一种力量,已经挺进震中。地震发生后数小时之内,四川省人民医院应急救援快速反应小分队、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武警四川总队、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等多方力量即刻赶赴灾区,第一时间进入到战斗状态。每一次地震灾害的倏忽而至,都会在第一时间检视着国家的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此时,任何部门的任何表现,都是管窥国家地震应急救援整体机制的观察点。以“震”为令,踏上征程,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高天职和最大守护。而此次救灾力量精锐尽出,再一次见证了我们众志成城的国家力量。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悲观地把它视为人类的宿命。抗震救灾,不仅是对此刻身处灾区群众的救援,更是凝聚起走向明天的希望。这也是人类能够繁衍至今的动力所在。情怀事大,见于细微。科学有效的统一指挥、周密完备的统一部署,才是战胜地震灾害的根本保证。这需要一种“铁”的力量,更是一种“铁”的担当。地震发生后,受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委托,四川省长尹力出发赶赴地震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应急管理部则是连夜组织工作组赶赴震区指导地方救援救灾工作,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5000顶帐篷、1万张折叠床、2万床棉被,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牢牢把握抗震救灾工作主动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灾害。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地动山摇之下,更能见到同舟共济的凝聚力;残垣断壁之中,更能鼓起携手前行的精气神。15岁女孩李雨秦被救之后,哽咽说:“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就是因为祖国有这样一群人,我们才有更好的未来!”女孩感谢的“那群人”,至今仍然奋斗在地震救援一线。从芦山到鲁甸,从兴文到长宁,每一次地震灾难对于“最可爱的人”而言,都是新的动员、新的出发。他们,是真正在岁月静好之下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这次抗震救灾,我们看到了“守土有责”的担当,更看到“走在前列”的突破。

  灾害发生前,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代表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这背后,是中国防灾减灾的呕心沥血和十年磨剑。

  灾害无情,但人可更有为。这次地震灾害的预警实践中,我们淬炼了本领,也增强了自信。未来,对于生命的守护,我们将更有一份笃定的把握。

  地震过后,不管伤痛几许,随着时间对伤痕的抚平,人们都将再归于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这预示着更长时间周期的工作的开始——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救灾还未结束,重建已在接力。在“上上下下一盘棋”的宏观叙事之中,我们将看到更多温暖的落脚。

编辑: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四个典范”为国际合作指方向

    在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四个典范”的主张。当今世界逆流涌动,“四个典范”不仅为上合组织树立了发展目标,也从政治、安全、经济和文明等方面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 中工时评:动辄“转发过亿”的明星新闻警示了啥?

    在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一款帮助明星制造假流量的软件被警方查获,由此也戳破了个别明星的新闻动辄“转发过亿”的“传说”。

  • 中工时评:“中俄方案”护航世界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犹存,世界发展和全球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期间提出了“中俄方案”一词,让世界对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 中工时评:小汽车通行管控不可“一限了之”

    根据交通部等部门日前公开的《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各地研究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相关政策,“探索实施小汽车分区域、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措施”。

人物

  • 为维权公开他人隐私?曾轶可做得过了

    曾轶可发博后,机场与边检官方并未及时回应,事实的真相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无论真相如何,曾轶可作为公众人物,为了维权公开他人隐私做得有些过了。

  • 以勤奋书写人生价值

    黄克智院士是我国著名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长达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教书育人、耕耘不辍。投身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92岁高龄每天仍坚持工作六七个小时。对他而言,“这一辈子我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

  • 弘扬楷模精神 凝聚复兴伟力

    6月17日,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对功勋的尊重,更是对英雄的敬仰。

  • 从屠呦呦团队读懂科学家精神

    日前,屠呦呦的名字再次登上各大网站头条。据了解,她所带领的科研团队于近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