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不能让好政策“悬空”
刘庆传
//www.workercn.cn2018-07-0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媒体对北京、南京、杭州等6个城市的120个创新主体作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显示,76%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在其所在城市和单位得到了落实,但也有一些创新政策在基层落地时遇到困难,束缚了科研人员手脚。

  看了这则新闻,不禁想到此前听到的一件小事。某企业计划开设一项培训业务,需办理审批手续,恰巧国家已下放审批权;该企业找到有关部门时,却被告知政策落实还没到位、办不了。企业随后找出有关文件并反复催办,好不容易才将相关证件办理下来。

  新政策出台,落实过程中却像进了漏斗一样,越漏越少;又像是遇到消音器,听不到声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细细想来,至少有几个因素:其一,考虑到地方的差异性,政策只明确了大方向、大原则,没有规定具体办法,需要地方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一旦地方跟进不及时,政策就容易被“悬空”。比如,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有了,关于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后论文、经费、项目、学生怎么办等方面细则却出不来,政策只得“暂时挂着”。其二,利益的阻断。改革是利益的调整,政策则是利益调整的直接体现。诸如审批权的取消与下放等政策出台后,相应部门的职权可能被削弱,若不加强督导督促,就有可能出现“选择性落实”,影响政策执行效率。其三,部门本位主义的影响。有的政策到了基层后,具体落实涉及多个部门,如果都从自己部门出发,彼此步调不一致或协调不力,政策就可能“一直在路上”。其四,政策宣传推广不到位。有的政策出台后,缺乏必要的解读和宣传,社会知晓度不够,使得好政策“藏在深闺无人识”。

  一项人人期盼、普遍叫好的创新政策出台后,却遭遇“末梢漏斗”,迟迟得不到落实,归根结底还是欠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也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精准性、可操作性,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实际、符合百姓诉求、符合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要强化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对政策“梗阻端”“漏斗处”“消音地”的督查督导,让好政策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所了解接受,使政策的“绊脚石”受到严厉问责。同时,要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和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去除政策遭遇“末梢漏斗”效应的“病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推动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取得积极效果。针对科研人员反映的科研管理中“繁文缛节过多”“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中科院日前又出台10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为科学家“松绑”。人们期待,这些好政策能够突破“中层梗阻”和“末梢漏斗”的羁绊,及早得到深入落实,成为推动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力助推器。

  (摘编自7月3日《新华日报》,原题为《政策落实要防“末梢漏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