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增强争夺人才的制度吸引力
张东锋
//www.workercn.cn2018-04-10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已经快一年了,自去年高校毕业季兴起的二线城市“抢人大战”风潮,如今非但没有“降温”,反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使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人才政策竞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有报道称,连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坐不住了,分别出台《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和《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意味着“这场蔓延自2017年的城市人才争夺战进入了新的高潮”。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则在日前的报道中再次指出,激烈的人才争夺背后,要清醒地认识到“让人才真正留得下,并不是仅仅有大幅度的吸引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还要考虑能不能用好人才同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媒体、专家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无非是提醒各地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的人才政策竞赛中,莫要偏离了初衷和方向。正如有的观察者指出,此番看似一夜间骤起的“抢人大战”,与很多地方特别是二线城市近年来遇到的发展瓶颈有很大关系,总结起来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导致的“人口结构压力增加”,高质量发展触发的“人力资本面临结构性短缺”,城市规模扩张中的人口外流,土地财政遇到了房地产库存的瓶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性政策,“押宝”人才储备也就不难理解,一方面它符合了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各个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此,城市争夺人才应该着眼于解决这些影响长远的结构性问题,推动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争相用“送房、送钱、送户口”加大抢人砝码的同时,我们要格外警惕避免“政策式抢人”的潜在弊端。一种情况是,为抢而抢。透过一些报道可以看到,一些致力于“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城市,近年出现了人口缓慢流出的趋势,于是“争夺人才大战”就变成了为人口规模“达标”而展开的“争夺人口大战”,这就很容易导致在政策上缺乏长远规划,结果抢到了却留不住。还有一种情况是,片面地抢。在一些地方,对人力资本的储备仅限于所谓的“高端人才”,于是以学历、创业等简单标准区分,一边是对大学毕业生等群体“零门槛”,一边是对低学历却从事大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群体的就业、落户限制,结果忽视了城市各方面的实际需求。最后,尤其要注意的是各种优惠政策本就带有“临时性”色彩,就像有些专家学者利用高校的人才政策跳来跳去,如何减少这些政策投机者,也考验各地人才部门的政策智慧。

  出于长远发展的需要,一个城市争夺人才不能仅仅靠政策,还应该不断增强争夺人才的制度吸引力。突破一个城市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原本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限制,落脚点是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映射到“抢人大战”中,亟须很多地方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出现了人才流出的现象,或是一些原本拥有很多重点高校的城市,到头来没能留住人才?涉及前者,指向的是一个城市是否吸引人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倘若外来人口的子女上学存在种种门槛,或者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这些人不得不离开;涉及后者,指向的是一个城市人才成长环境的问题。此前就有报道援引相关调查指出,对很多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而言,相对于户口、住房补贴,更看重在一个城市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实际上,这些方面是交叉相连的,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基本公共服务完善,自然会吸引人们来投资、创业,而这些又提供了更多机遇,也就留得住人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