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变“群众来回跑” 为“部门协同办”
杨朝清
//www.workercn.cn2017-03-01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企业和老百姓到公共部门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应该最多跑一次,甚至“零上门”。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是其应有的价值底色。然而,企业和老百姓在上门办事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不作为、慢作为,一些并不复杂的事情,却因为制度的壁垒和人为的藩篱,降低了行政效能、损伤了公共服务的品质,让老百姓有一种“被刁难”“被折腾”的无奈和艰辛。让上门办事的老百姓多跑路甚至跑断腿,在无形之中拉大了公共部门与老百姓的距离感和隔阂感,损伤了公共部门的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变迁,普通老百姓和创新创业者都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更强烈、更迫切的利益诉求。身处变革时代,公共部门如果依然在陈词滥调里打转,依然在改革创新中停滞不前,依然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不可避免会影响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在互联网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最多跑一次”契合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社会的要求。对于企业和老百姓来说,“跑断腿”“磨破嘴”不仅意味着更大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还意味着更多的精神压力与包袱。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更加尊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主观感受,让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公共部门才能赢得企业和老百姓的信任。

  不论是全面梳理和公开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还是简化办事流程、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抑或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只有通过简政放权,打破条块分割,提升行政效能,才能让公共服务回归本位。

  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最多跑一次”回应民生关切,应该给予更多的肯定。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必然更有活力和希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