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检察院侦查雷洋案是迈向正确一步
环球时报社论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1日决定对雷洋案5名涉事民警立案侦查,此前昌平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对此案线索的初查,认为符合立案侦查条件。这被普遍认为是雷洋案的重大进展,互联网舆论发出大量赞扬声。

  雷洋5月7日死亡,两三天后此案的疑窦被曝光在互联网上,迅速发酵成重大公共舆论事件,雷洋的家属和他的人大校友既质疑警方过度执法,也质疑警方对雷洋采取强制措施本身的合法性。警方则宣布雷洋当时有嫖娼行为,并且强调警察对他采取强制措施是在他试图挣脱的情况下发生的,雷洋之死是意外,而警方对他采取的措施都是合法、正当的。双方的争议一度严重对立。

  检察院立案侦查是让事实大白于天下的决定性举措,从舆论对立案的最初反应看,检方的行动获得了公众认同,形成了依法处理此案的权威。

  这的确是官方的一个正确举动,它不仅对最终解决雷洋案非常有益,也是朝着从机制上解决基层执法纠纷迈出的重要一步。当民警被舆论认为过度执法、滥用职权时,警方自证清白往往不起作用,有时还会对舆论形成更强烈的刺激。这次雷洋案发生后,警方释放的大量信息显然就起了相反作用。检察院及时站出来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对消除分歧、维护法律权威大概是最有效的。

  对5名涉事民警立案侦查,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有罪。但这是审查他们的执法是否得当司法程序的开始,是他们一旦在执行公务时确有越权行为就一定会受到追查的保证。舆论在第一时间支持检方行动,有一种松了口气、法律胜利了的感觉,这说明民众对中国司法公正仍怀有终极信心。这应当说是好事。

  当然有部分人搞不太清楚立案的法律含义,以为立案了就等于是把那5名警察给抓起来了,对他们只是判轻判重的问题,这样的认识偏差一时尚难避免。总的来说,对雷洋案涉事民警立案侦查对中国全社会都是一堂司法课,它对社会是个触动,任何执法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这个印象必将更加深刻。而舆论也会消除很多误解,通过对照司法调查和“舆论审判”获得更多的理性。

  客观说,中国基层严格遵法的情况并不是太好,警察处处文明执法需要基层群众遵法守法意识高相配合。这是整个社会法治大环境的问题。对这一困境公众大体也是了解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舆论对警察“不规范执法”的猛烈追究通常不会针对民众深恶痛绝的犯罪领域,而在“是否违法犯罪”存在认识差异的领域,警察执法需要倍加小心。比如街头摆摊者经常受到同情,针对他们违法行为的执法稍微过分,舆论就会哗然。

  一方面需要从警察严格依法执行公务做起,进一步改善执法队伍自身遵法守法的基本盘。一方面警方要加强同公众的情感和认识沟通,了解民众对建立什么秩序最着急,最盼着警察出现在哪里,而什么是大家认为可以缓一缓的。警方的用力越是紧密地与民众的焦虑和期待一起跳动,争议会越少发生。这与加强警察队伍自身建设应是共同推动警民和谐的两个轮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