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打好组合拳 打赢脱贫攻坚战
夏振彬
//www.workercn.cn2016-03-09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村还有5575万贫困人口,2020年要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这些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首先,脱贫攻坚重在使命担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是光荣的历史使命,也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面对党和国家的重托、百姓的期盼,只有具备崇高的使命感,才能勇担重任,才能真抓实干,才能尽显公仆本色,带领群众攻坚克难,把工作往深里做、往细里做,而不喊口号、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更不弄虚作假。更重要的是,脱贫攻坚不只是各级政府、党员干部的任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从企业、团体组织到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使命感,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打响脱贫攻坚的“全面战争”。

  其次,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发力。“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在我国,5575万贫困人口分布区域不同、贫困原因不同,因此脱贫攻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大水漫灌,不能照搬经验、模式,只有真正深入群众、走进基层,看实情、听实话、想实招,才能了解实际困难,发现贫困病根,从而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并且不留死角。此外,对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其病因可能是交通贫困、教育贫困、产业贫困、就业贫困等等,只有对症补短板、改面貌,才能把扶贫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地区真正得到实惠。

  此外,脱贫攻坚需要创新思路。面对贫困这一宿敌,我们已经积攒了很多“武器”和经验,然而攻坚阶段更需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需要超常规措施。一方面,脱贫攻坚需要完善政策保障,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等,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要健全广泛参与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比如加强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强调“造血”,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书写新篇章,最终实现全民共享发展的宏伟目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