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谁影响并改变着腐败亚文化
文峰
//www.workercn.cn2016-02-23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中纪委机关报刊载了题为《无论你是谁,莫做“腐败亚文化”信徒》的评论。文章指出了“腐败亚文化”折射的社会思维,比如“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钱面”等。

  这篇文章因与反腐大背景相契合而走红网络。而“腐败亚文化”一词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高压持续。落马者警示各级官员,不管是嗡嗡作响的苍蝇,还是叽叽喳喳的麻雀,抑或是戴着獠牙面具的老虎,都逃不过这反腐新常态的铜墙铁壁。这让群众拍手称快。不过,细细思量,“打老虎拍苍蝇”更多带着政风色彩,而“腐败亚文化”可能更多带着民风色彩。后者会让人将视角移向日常生活并联想到两个词汇:潜规则和找关系。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与潜规则和找关系相关的事。比如,为了拿奖学金,别人在找老师“关照”,自己要不要求照顾;找工作,别人在找关系,自己要不要拼爹拼妈;做生意,不少人和官员走得很近,自己要不要有所表示;孩子上学,别的家长都在向老师表达“意思”,自己要不要随波逐流……这些生活疑问正与腐败亚文化有关。

  此外,腐败亚文化的存在,使一些人甚至认可官场的腐败行为,比如,有些人习惯于请客送礼,认为民求官办事,送钱理所应当,官为民办事,收钱合情合理;有些人会为落马的高官老乡不能再“造福”乡里而倍感遗憾。由于“权力”在找关系中存在便利,腐败亚文化还会使人们产生“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之类的想法。久而久之,“是服从潜规则还是坚守内心的正义”也就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可践行起来却并不容易。比如说,为获奖而去拉票,是一种危害公正的行为,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会抹黑相关奖项的形象。然而,一旦牵扯到自身的利益,在“利己主义”的驱动下,本应“板起脸孔”的人却可能变得“活泛”起来。而今,在微信朋友圈,这样的拉票评优行为可谓司空见惯。

  这也说明,祛除腐败亚文化可能并非易事,因为它深入到了一些人的思维习惯里。从大国反腐来看,我们不断取得了新进展,可如何以党风促进民风的转变,可能还需要时间作为催化剂。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国风是家风的映射,而家风又联系着个人的前途命运。若找关系的思维占据上风,时代的前景就会不明朗。如果不正常成了社会特征,那个体的命运就可能会被逆转,继而产生恶性循环。

  常识从不复杂,因为其中道理并不深奥。不过,有时候捍卫常识却不容易。捍卫常识要靠理性,理性意味着对欲望的克制和对原则的坚守。人们常常会用是非和利害去思考问题。这两套思维逻辑在纸面上并行不悖,可在实际生活中,却是考验人心的试金石。是坚持分清是非,还是趋利若鹜?这是一场考验道德水平的测试。在这样的测试中,有些人会成为社会标杆,有些人却可能会挂科。而它既是自习课,也是社会公共课。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祛除腐败亚文化需要一束束“阳光”。笔者相信,不管在什么年代,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依然是人——别人与自己。有一句话说得很走心,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反腐制度健全后,影响并改变着腐败亚文化的正是个体的内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