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陈小东:“贫困村”的帽子为何想戴不想摘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黑色和蓝色的笔迹交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珠田乡大垅村最近几年的收支情况。从2008年起,负号开始和“扶贫项目”一道频繁出现在账单里——“修建村村通公路”7个字后面,跟着“-70万元”的字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起出现的,则是30余万元的欠款。(9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为啥当初一个个令全村人“兴奋不已”的扶贫项目,如今却变成了压在所有村民心头上的“一块块大石头”:“扶贫项目本来是想让我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可村子咋就越脱越贫了呢?”“扶贫”成了“助贫”,一个个扶贫开发项目到头来留下的是一笔笔欠款。国家耗巨资是想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结果却是更多的村削减脑袋想戴这顶帽子。

  “能拖一天是一天”道出的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无奈,想为群众谋福利,身体力行抓建设,可无奈手中无权,袋中无钱,只有陪吃陪喝,到处化缘。“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不会哭的呢?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干部,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是群众的福利,可别因为一张张“空头支票”伤了干部的心。

  贫困村的帽子想戴不想摘是大部分村干部的心声,戴着才有奶吃,正是因为看到“贫困帽子”里隐藏的“吸金大法”,贫困村摇身变成“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国家的各种规划中对各种项目的扶持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却又很难根据各种情况照顾到位,政策的规划必然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这就要求各级部门在执行的时候要灵活操作,量力而行。一味的追求业绩,不顾本地的经济实力,势必会加大经济上的压力,造成更大的负担。

  中央财政综合扶贫投入近3000亿元,按照新的扶贫标准,我国现有扶贫对象约为1亿人左右。假设将这些扶贫资金直接发给扶贫对象,每人将获得3000元资金。照此方式计算,可能很多扶贫对象直接就可以脱贫了。事实虽然远非这么简单,但足以说明当前的扶贫方式,特别是一些行业扶贫项目与贫困人口脱贫直接关联性不足。国家每年投入巨额扶贫资金,这些扶贫资金都用到了哪些地方,成效如何评价,远水不解近渴的扶贫方式值得商榷。反四风反腐败的力度不曾减弱,然而在基层仍有吃拿卡要的现象。这些国家的蛀虫是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的最大毒瘤,畅通扶贫政策和资金的运转,真正将惠利落到实处而不是被少数人侵占,才能更大程度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需求。理清思路,化繁为简,省去不必要的流程,最大程度上节约政策和资金滞留的时间,真正做到扶贫项目惠民利民。扶贫终究扶的是人,即便有再多的扶贫资金,如果不用到贫困人口上,也只能助长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干部以贫困人口的名义,挤占扶贫资金,滋生更多的腐败。

  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才应该是广大乡村干部的最终心愿,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没有错,但是一味地坐等上级部门的扶持终究不是脱贫之道。确定重点村并进行重点扶持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只不过是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滋长了“等靠要”的思想,或错误地把争取到贫困村的帽子作为一种政绩,舍本求末,最终越扶越贫。

  扶贫的目的是脱贫,争相抢戴“贫困村”的帽子本就与政策本意相违背,不管是事实如此还是利益使然,“坐等要”都不是脱贫之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要如期完成,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