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周大鹏:从创新内涵演变看科创中心建设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把握创新的科学内涵,对深入理解科创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创新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内涵

  《意见》指出,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是“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有深入的认识。创新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5个方面。可见,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关注经济层面,科学研究或技术发明并未在创新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似乎与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创新概念有所不同。实际上,科学技术对创新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逐渐发展起来的。从科学技术的演进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自人类诞生至今,随着采集与狩猎技术、灌溉与耕种技术、能源与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畜牧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阶段式演进。当前,信息技术正将人类引入信息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工业革命成为科学技术引领创新的重要契机。在工业革命初期,生产技术的发明大多是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或发明家偶然、零星完成的,而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进步成为系统的、目标明确的过程,而训练有素的专业科研人员和装备齐全的实验室成为发明创造的主角,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大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样创新概念的内涵也相应得到了扩展,如经济学家斯通曼就将创新定义为“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

  《意见》指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国际经济竞争更加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科技创新资源在时空维度和经济维度上集中与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和引领新的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创新成果表现出显著的外部经济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日益上升到主导地位,科技创新研究正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

  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人类发展报告2001》 中公布了全球46个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引起了广泛反响,“创新中心”一词从此被广泛使用。该名单是美国《连线》杂志根据被评估地区在四项指标上的表现得出的。这四项指标分别是:当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和培育技术工人的能力;提供专门知识、促进经济稳定的知名公司和跨国公司的数量;人们的创业意愿; 风险资本把创意转化为商业模式的能力。但是该杂志并未给出这个概念的确切内涵,目前学界也未就此达成共识。

  从理论层面来看,创新中心实际上是创新集群理论的现实映照,因而我们可以借助对创新集聚理论的梳理来总结创新中心的内涵。首先,纵观国际知名的创新中心,必然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并促进创新主体的不断集聚,从而形成创新集群。其次,随着各个创新集群的知识交流与整合活动的深化,知识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创新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最终,随着时空维度和经济技术维度上创新活动的集聚,创新中心最终成型。因此可以说,创新中心的形成恰是创新集群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创新中心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集群发挥显著的知识外溢效应。

  因此,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是具备全球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战略性资源集聚、配置与辐射功能;具备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工艺配套整合,迅速形成新业态,引领新产业发展功能;具备良好制度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在全球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理空间和经济技术网络。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科技创新需要企业、研究机构、大学、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创新活动。第二,发达的战略合作。创新活动依赖于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消费者的各种战略联盟和合作。第三,高强度的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的增长将促进创新能力增强,而创新能力增强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这又促进了创新集群的发展。第四,大量的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知识和资源的集聚可以产生新知识,这些新知识溢出、转移到其他研究共同体,引发更多知识的产生,导致资源集聚和知识增长的良性循环。第五,知识的默会程度越高,地理集中度就越高。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难以表达、难以传播、难以共享,因而相关知识诀窍和技术能力的扩散需要较高的地理位置临近度。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