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李耀新:科创中心的时代特征与创新路径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当前上海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认识把握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并寻求正确的发展路径,聚焦重点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瓶颈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通过实践的创新成果加以检验,真正使创新成为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时代特征:技术进步与产业变革

  特征之一:新一轮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交融对接。在(Technology Innov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即(技术革命+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加速对接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相互融合形成未来版的创新模式。科技这一概念包含科学、技术和产业三个层面,其中科学是基础、着重理论研究,技术是中枢、着重实际应用,产业是导向、着重经济效应。因此,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

  特征之二:从服务经济走向创新经济。上海产业结构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适应性调整、90年代的战略性调整,到新世纪的创新性调整,进入“非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新阶段,发展中面临土地、人口、能耗、债务总量“四个刚性约束”。“十三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上海需要转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依托现有的产业体系,以创新思路、创新经济激活存量,破解转型发展瓶颈难题,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特征之三:信息化支撑创新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互联网+”和“物联网×”成为创新主渠道,人与人、物与物、物与人交互连接,呈现Platform(平台)、Link(连接)、User(用户导向)、SaaS(云计算大数据能力)特征,让互联网与物联网的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thing、Anyway、Anysector潮流势不可挡。信息化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与产业化、城市化耦合度日益增强,对科技创新、城市功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支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特征之四:跨界、协同、开放式创新成为时代潮流。单个领域、组织、产品的创新被跨领域、跨时空的连接和产业链整合所替代,供求之间呈现更好的良性互动,政产学研用均是协同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全球创新网络呈现更大的开放度,我们不仅要注重集聚和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建立创新网络体系、加强创新的国际合作,更要展现创新的全球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新路径:重点突破与系统构建

  路径之一:以“四新”经济助推科创中心走上“快车道”。“四新”经济是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力量,“四新”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设定统计口径、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而是尊重市场、尊重创造、尊重基层、尊重规律,坚持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我们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技术、看产品;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新”具有融合性、动态变化性、轻资产性、需求主导性、基础环境依赖性、高成长性等特点,实践中总结形成了再定义再创意再设计、需求拉动、并购整合创新、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异业联盟、价值链提升、产业链贯通等创新模式。上海要加快建设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型产业生态系统。同时,依托“2+X+17”工作机制,梳理“四新”企业面临的行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配套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路径之二:为科创中心建设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上海通过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慧新城、智慧乡村等建设,实施50个重点专项,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网络就绪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下一步,将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物联网×”深耕细作,以高速网络、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共享平台、M2M和频谱经济等,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数据驱动力、分享信息红利。同时,加快构建涵盖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慧决策的智慧经济体系,提高生产和运营管理效率,优化产业、就业和消费结构。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前沿布局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基础上的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与合作。

  路径之三:着力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自主创新不等于科研成果和技术实验,而应该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和现实生产力,改变有展品无产品、有产品无产业的情况。因此,应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重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加强决策、咨询、执行、评估、监管等各环节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创新链前后端间的分工衔接,发挥重大技术方向选择、科技成果转化等战略导向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以及人才引进培养、团队建设等机制,加强不同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导向目录和支持政策之间的衔接,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创新。同时,探索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需求问题传导-科技研发创新-成果市场检验的创新反馈机制,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弹射效应”。

  路径之四:构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营商环境与创新生态系统。营商环境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便利度、税收优惠和投融资环境、创新创业活动的开放性,以及政策监管环境等,其好坏直接影响着全球创新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集聚。上海要围绕构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开放型创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联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政府部门主动做好服务转型、服务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工作。探索建立涵盖会计、法律、教育、卫生、产业等服务在内的统一采购平台,同时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发放“四新”服务券,由创新主体购买统一采购的相关服务。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的信用监管体系,形成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机制,打造宽严有序的市场环境。

  路径之五: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与活力。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减少规制的宽松氛围。加强研发、设计、咨询、专利、检验检测、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园区、基地、互联网等打造众创空间,集聚创意创客创业资源。以开放促改革创新,对接国际规则,加强网络化、开放式创新的国际合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链。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科技金融、应用示范、法规标准、知识产权等政策手段,以刺激需求、打破垄断。尊重企业家精神和基层、企业、园区的探索实践,鼓励微创新、草根创新、共享式创新,促进创新创意的野蛮生长。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嫁接不同的“创新基因”,形成万马奔腾的科技创新“赛马机制”,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作者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