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凌 河:“不拿”与“不干”
//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拿”就“不干”,这个问题需要好好分析。从总体上说,反“四风”以来,多数干部、公务员是有一种“解脱”感的——无穷无尽的“接待”,可以免除了;昏天黑地的“陪酒”,可以幸免了。例如一名县委书记一夜五次“被喝酒”,一名县长一天陪洗了8次浴这样的苦恼事,现在是没有了。所以多数官员说“解放”了,他们对于官场的繁文缛节,对于“逃也逃不掉”的迎来送往、“舍命相陪”早已痛苦不已,现在时间回来了,精力集中了,瓜田李下也少多了,正好可以脱出身来,一门心思干事呢。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觉得“不舒服”、不习惯的。例如公款吃喝不行了,没人请,请了也不敢去,偶尔喝一次,还要转战暗处,躲到乡间。又如“隐性福利”没有了,过个年,储藏室变得空荡荡,吃一个苹果都要“自己掏钱”了。有些官员据说因此“情绪低落”,再也不那么“滋润”、那么有“干劲”了,于是精神疲软、敷衍塞责,该干的事也不干了,一拖二推,出现了“不拿”也“不干”的怪状——我们常常讲的干部“精神状态”,在某些地方某些官员中,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确实有可能出现新的动向,形成新的倾向。

    对于这种新情况,我们恐怕仍然要抓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富有现实针对性。我们要在公务员队伍中,讲清楚“清水衙门”是现代政府的本色,“清汤寡水”是做官的本来选择,“不粘锅”是全社会对于官员要求的基本底线。“不拿”,是共产党宗旨的本来规定——战争年代,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执政时期,更是不能碰“非分之财”呵。现在的“不拿”,其实是一种对于官员定位、公仆性质的回归,一种正本清源而已,为什么有些人会“不舒服”呢?因为“拿”惯了,以为那是正常,有了“隐性福利”的依赖症,不“拿”,心里就空荡荡,就“官不聊生”啦,于是“精神状态”就不好了,“干”就“没味道”了。至于有的人深感“官不好做”,请个吃喝都有眼睛盯着等等,那就更要讲清楚。民主监督是现代治理的常态,我们必须习惯在众目睽睽下行事,习惯在七嘴八舌众声喧哗甚至偏激误解下执政,因为这本来就是民主政治的天经地义,更是共产党为了防止“政怠宦成”而艰辛找到的“一条新路”呵。总之,只有进一步讲清楚一部共产党的政治学、《政府论》的本来面目,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既“不拿”又“不干”的倾向出现。

    至于还有极少数“没了好处”,就“没了动力”的官员,恐怕就不是教育一下的问题了。确实有少数人,他们把“干事”、“办事”当作权钱交易的筹码,把权力当作“钓饵”,办个事、批个文件、盖个章等等,都要有 “利益输送”。“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是他们形象的写照。给你的“盘子”要回扣,批个项目要“干股”,甚至连乌纱帽都有明码标价,早已不是“公关公关”就可以高抬贵手那样的事了。对于这种权力寻租,就不能指望他幡然觉醒、立地成佛,从此变得既“干净”又“办事”。对于权力的腐败,只有严肃查处,直至“干掉”才行。

    其实,“不拿”更应干事,也更好干事。我们说干部要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前提就是“干净干事”。只有“不拿”,两袖清风,才能一身正气,只有出于公心,决策才能科学,事才能干得好。过去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干部也干了事,还是不小的事,但因为“拿”了,结果走向了反面,甚至“进去了”,好事一笔勾销,反而成了罪人。事实证明,“不拿”,才能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干好事:“不拿”,干成的好事才不至于“白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