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化周刊-言论-正文
如何整治地名“大洋古怪重”乱象?
朱四倍
//www.workercn.cn2015-06-1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乡愁”这篇地名文化建设文章,深入开展“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乱象整治。

  如何做好“乡愁”这篇地名文化建设文章?谁是“文章”的作者?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正视地名乱象的荒诞程度,如热衷于改老地名,喜欢起洋气点的地名;土桥和八公里路两个合并后竟能叫“土八路”……显然,这些不仅制造着笑点更暴露着愚蠢和无知,更要命的是割裂了文化传承,或者说,眼中根本没有文化的概念。

  事实上,尽管我们都在谈论地名,但包括那些自以为是的命名者在内,可能对地名的内涵不一定十分清楚。著名地理学家曾世英给地名下了定义 :“作为泛称,地名就是地方的名称;作为专指,每一个地名都是人们对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方所共同约定的语言代号。”可以看出,地名是语言的、地理的、历史的多维度的综合。

  更有统计显示,历史上我国每一个朝代的地名变动率一般为l%~2%,除王莽时代外,最多不超过3%.现存的2000多个县市的专名多半都是继承了原名。不难看出,地名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传承性是不容抹杀的,任何漠视的行为都可能造成对文化绵延的伤害。

  那么,该如何整治“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乱象呢?就笔者的看法,应拿出争夺名人故里的那种热情来拯救地名乱象。众所周知,各地之所以对名人故里、出生地感兴趣,掀起争夺战,无非看中的就是名人效应,相中的是附加值,潜在地把名人故里当成了文化品牌。从炎帝故里、老子故里到李白故里、曹雪芹故里、赵云故里、刘备故里、曹操故里……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只要有点名气,都在争抢之列。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查询系统中输入“故里”二字进行近似查询,有115个以故里命名的39类旅游类商标,其中有黄帝、轩辕、仓颉,有老子、孟子、孙子、墨子,还有荷仙、哪吒、唐僧,四大美女的名号也已被抢注完毕。同样是文化,同样是历史,如果是真心对待文化和历史,对地名也应备加呵护和珍惜,不应胡乱更改之,而是要立足于地域特色和文化文明衔接来对待地名。

  应该指出,地名更改不应被经济利益和商业追逐所裹挟,必须放在整个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大背景下进行。地名的含义是对地理实体的专指,它揭示了地理实体的历史沿革和语言文化,地名一旦更改或消失,其专指功能必然消失。地名是符号,但又不是简单的符号,是文化信息和历史底蕴的载体。重视地名文化,同样可以带来显著的文化效应,绝不比名人故里、出生地差,也可以成为提升地方和城市竞争力的载体。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刘保全认为,地名不仅标志着不同种类的地理实体,而且还承载着普通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因此,就要明确,根治地名乱象是为了维护地名的文化内涵,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更不是为了迎合求新求异、求洋的心态。对那些存留时间长、社会认同度高、影响大的地名,尤其要坚持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原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