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化周刊-言论-正文
这个“六一”,有多少走进内心的儿歌让孩子歌唱?
朱四倍
//www.workercn.cn2015-05-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我国每年能创作出1000多首儿童歌曲。然而,在各地许多小学、幼儿园“00后”“10后”孩子的生活中,儿歌的阵地却越变越小,被各种爱情题材的流行歌曲挤占,孩子们最熟悉和偏爱的歌曲,竟然是《老鼠爱大米》、《最炫民族风》、《爱情买卖》、《小苹果》等。

  儿歌与游戏一样,是育儿需要的产物,好的儿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发挥着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幼儿需要儿歌,印度作家泰戈尔在《我的童年》中写道:“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心上最有吸引盘踞的力量。”这是儿歌与幼儿关系的恰当定位——精神营养和滋润身心。

  但遗憾的是,《小苹果》、《爱情买卖》等流行歌曲严重挤占了儿歌阵地,不仅家长不满,社会也忧心忡忡。每年创作的1000多首儿童歌曲何以无法进入幼儿心中,得不到家长认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当下不少儿童歌曲缺少游戏性。在急功近利的风气裹胁下,不少创作者往往主题先行,仅仅把儿歌当作知识的载体,当作是道德劝告,甚至把儿歌弄成了高高在上的严肃的“教育手段”,把儿歌当成是教育,而在忽视儿歌游戏功能的前提下,面孔生硬枯燥,没有趣味,自然也就没有了儿歌味,显然不可能受到儿童的欢迎。那些仅仅是在特定时期围绕某个目标创作的儿歌更为糟糕,因为已经不是为儿童创作,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好的儿歌,是可以流传的儿歌,能流传就要有趣味和游戏功能。这是基本的常识,只是被在有意无意之间忽视了。

  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家长和幼儿都需要的语言养料,但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家长都要认识到,儿歌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孩子娱乐和生活的需要。周作人在研究儿歌时说:“凡儿生半载,听觉发达,能辨别声音,闻有韵或有律之音,甚感愉快。儿初学语,不成字句,而自有节调,及能言时,恒复述歌词,自能成诵,易于常言。盖儿歌学语,先音节而后词意,此儿歌之所以发生,其在幼稚教育上所以重要,亦正在此。”不去了解孩子的心声,就创作不出孩子们需要的歌,而不了解、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哪怕是每年创作出上万首歌曲也无济于事,也只能看着阵地的缩小。

  与流行歌曲挤占儿歌相伴随的还有一种现象:灰色儿歌大行其道。这可能影响更坏。“保证书、保证书,保证以后不读书”、“手心手背,狼心狗肺”等“灰色儿歌”的大面积传唱,与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但也与好儿歌稀少有关。灰色儿歌一方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爱模仿、喜欢从众的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家庭、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有着逆反心理的孩子往往通过编写灰色儿歌来表达发泄不满。

  灰色儿歌与社会发展、教育滞后、儿童社会化步伐加快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大众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今,大众文化被形容为“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大众文化正在腐蚀孩子的精神世界,功利与庸俗替代了文化品位,这提醒我们要正视成人文化和低俗文化对孩子的冲击。

  靠什么让儿歌拥有“吸引盘踞的力量”?儿歌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丰盈心灵是其最起码的追求。放低姿态,倾听心声,描述儿童天性,避免以教育绑架儿歌的游戏和生活功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并为儿童喜爱传唱的儿歌,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