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视点-正文
被哄抢的“情怀”
石述思
//www.workercn.cn2015-07-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21岁大男孩刘一锋说出“情怀”二字时,我内心不禁一震。

  在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的录制现场,我和知名企业家白云峰担任创业导师,并握有一个权力:选手是否可以见到20位投资人,去获得圆梦路上关键的资金支持。

  清华大学休学创业的二年级学生刘一锋有着相当炫目的履历:入选清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大学“学术优才计划”;有着清华大学本科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好青年”等荣誉;并曾获国际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十余项。

  他带来的项目也令人惊喜:自主研发的创新柔性晶硅技术制造出的便携式“软电池”、太阳能充电电能包、折叠太阳能充电包。

  对于一个学生创业者来说,他顺利过关并获得投资人青睐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由于他的团队都是90后,而且有28个省的高考状元组成的“智囊团”,我便对年轻的CEO刘一锋提了个问题:管理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的90后是令很多企业家崩溃的事,你怎么做到的?

  他竟然说出了两个字:情怀。并获得了整个团队的强烈认同。

  而他致力于研究热能缘起于2008年汶川地震,他的家乡汉中损失惨重,电力瘫痪,便决心“向太阳要电”,解决百姓随时用电问题。

  这首先极大地修正了我对90后的认知。因为他们曾经任性地宣布:我们不想改变世界,我们拒绝被世界改变。甚至沉湎于《小时代》描绘的虚荣和流俗。但刘一锋和他的团队提供了一种相当主流且振奋人心的版本,宛如我青春时代曾经弥漫的诗意和昂扬。

  刘一锋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投资人的哄抢。这些精明的商人看中的不仅是他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更包括他的情怀。

  在一个物欲当道、成功学泛滥的年代,找到一个通向名利的捷径似乎是大众更普遍的选择,哪怕是将自己的容貌整成千篇一律的明星,甚至不惜去山寨、去制假售假,用没有底线的方式博取公众廉价的关注从而指望一夜之间迅速脱贫致富。

  无所顾忌、但求速成的哲学不仅危及中国社会致富的质量,也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缺乏创新能力、无法形成全球品牌的深层病灶——不仅是经济社会层面的,还是价值层面的、商业文化层面的。中国当今实体危机肯定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和改革进程推进速度还没有完全到位的因素,但企业自身急功近利、信仰迷失却是更根本的内因。

  当下肩负重任的创业潮要想取得预期成果,不仅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技术、资本、人才、管理等内部储备,“互联网+”和“智能工业4.0”带来的技术驱动,更需要一种公共责任的担当和推动社会价值成长的勇气——如果你想走得更远的话。

  所谓情怀无非是一种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创业成功以后摆脱土豪,加冕真正的企业家桂冠最关键的标志。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6年最优秀的企业,灵魂深处都有这份时代的自觉和担当。无论是联想的全球崛起,还是华为的自主创新抑或万科坚守的永不行贿,都超越了简单的企业发家致富追求,上升至中国商道文化与企业家伦理的塑造与雕琢。

  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日本商道是:士魂商才,外圆内方。并转化成了上个世纪影响全球的工匠精神,推动了整个日本经济在逆境中快速起飞。

  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历史时刻,中国商界是时候谈谈情怀了。

  期待更多的90后以公民的姿态入主中国商界。也期待刘一锋今后无论多么成功,都不忘初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