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别让家委会变成“假委会”
张世光
//www.workercn.cn2017-11-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眼下,关于家委会究竟该如何运转,虽然尚未形成较为普遍的经验和共识,但“平等、分担、共享”应成为基本的生存法则。从这一点来看,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们。

  这两天,一份小学“家委会”竞选的聊天记录在朋友圈里热传,这些家长晒出的简历如果为真,恐怕很多爸妈连当家长的勇气都没有了。实话实说,这些充满了常青藤毕业生、大企业CEO的家委会竞选简历目前真伪尚且难辨,但从网上评论看,这种家委会里刀枪见红的比拼,却并非完全不存在。

  竞争,不是坏事,有竞争才能有优胜劣汰。关键是,竞争因何而在,标准和目的是什么。毕竟,竞争还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不正当”的竞争非但不能选出一个好的家委会,反而会打造出一个“假委会”来。

  这个“假”可能是“以假乱真”的假。关于家委会,目前虽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但在学校和家长间进行沟通,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应是基本工作之一。这不该是一个功利性组织,不能“争名”“夺利”;当然,它也没必要成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该平摊的费用就平摊,该分解的任务就分解,不出力的家长就出钱,这次活动受益的家长下次就付出,每个家长都有为自家孩子操心的义务和权利;最重要的是,它不能成为一个攻击性组织,家长联合起来对抗老师、学校,一部分家长挤压、打击另外一部分家长,这都是家委会不应有的情况。

  这个“假”也可能是“狐假虎威”的假。家长跑到学校里“秀肌肉”,最主要的目的恐怕还是给自己的孩子“撑腰”“张目”,让老师、同学高看一眼。可家长自己是否想到,自己今天在社会中的名气、威望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能够持续多久?让孩子产生的不必要、不应该的“获得感”又能够给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多大良性作用?

  家长凭借外力给孩子争取各种关心、关注与嘉奖可以理解,但没有付出或付出很少就能得到优厚的回报,这显然会让孩子的价值观产生迷失,甚至为孩子带来心理扭曲。

  这个“假”还有可能成为“假公济私”的假。当家长积极参选是出于方便与老师接触,给孩子争取一己私利,老师遴选某位有背景的家长入会也是为了日后方便自己办私事,一旦这种后门对后门的交易泛滥,家委会势必充满问题和危机,不仅会严重破坏教育应有的公平性、均衡性,家长之间还会因“分配不公”而产生内讧,而一旦这种冲突公开化,受害的将是孩子纯洁、向善的心灵。

  从家委会出现到如今备受欢迎,这其实是件好事,至少在依法办学、依规治校方面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也为和谐校园的打造、家园共育的实现打下了基础。眼下,关于家委会究竟该如何运转,虽然尚未形成较为普遍的经验和共识,但“平等、分担、共享”应成为基本的生存法则。从这一点来看,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