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说话”的权利-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我思我在

呵护孩子“说话”的权利

张世光
2018-05-30 07:07:4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前两天,我被儿子给“开除”了,原因是他的两篇作文在我的指导下一篇被要求“重写”,另一篇得了“等外”,所以,这一次的新作文他坚决不让我指导了。

  看了老师的评语后我明白了,问题不在于写得好不好,而是文章里根本就没有孩子的话——童言童语、童真童趣,反而到处是大人的意图和逻辑,大人的语言和腔调。

  老师布置作文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独立说话的能力,在说话、修改、再尝试的过程中锻炼表达和写作能力。但长久以来,像我一样的很多家长似乎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自己说话以及说自己的话的权利,理由也很名正言顺:为了体面,为了好成绩。

  我们似乎没有想过,大人的语言表达是否可以与孩子们的逻辑直接对接,也没有考虑过孩子们的“无厘头”话语是否有他们的思想存在,以及如何引导、等待他们的童真与生活融合,与社会接轨。作为家长,我们总是乐见于听话孩子的存在,也习惯了这种亲子之间从上到下没有反馈的、单向度的传播。

  等到孩子上学了,我们给了他们说话的权利,但说什么,他们不能决定,尤其是最需要说话的作文,要符合采分点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比唐诗宋词、四大名著这些经典文学养料更受欢迎的是“高分素材”这种考试干货;比奇思妙想、发散思维这些个性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得分攻略”这种普适性“正确道路”。于是,孩子们就这样丧失了一次又一次自己说话、说自己话的机会,也丧失了一次又一次修正、调整、再实践的机会。

  然而,当孩子们开始读大学,脱离了升学的压力、家长的管束,到了该放飞思想、开拓创新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孩子们不会说话了——幼稚、不靠谱、无逻辑,缺少必要的沟通能力。比如,一名大学生写一场被大雨冲淡的读者见面会,一面写着现场人数寥寥,一面又写着门庭若市、现场火爆。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写的时候,他告诉我:这种活动不都应该是热火朝天的吗?这有点儿可悲,没有了“采分点”的模板,他们反而无所适从了。

  他们不是不想飞,而是长时间被禁锢了翅膀。所以,最近有新闻说清华大学要开设一门叫做《写作与沟通》的课程时,我很替清华的学生们高兴。课程目标很明确:提升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或许很多人质疑说,怎么把人人都应该有的基本能力开成一门课程?实际上,这并非是在教大学生们新的技能,而是在补欠账。要知道,人类语言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试错、反思、总结才逐渐成熟的。现在孩子们的语言系统缺少了多个自我尝试的环节,而是被揠苗助长直接拖进了“成熟”状态,这就难免会出现错漏。

  清华能够直面现实,帮助孩子们补上这一课是好事。但实际上,这一课,我们在家里也可以上——不用等到大学,也不应该等到上大学。

  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不讳疾忌医,这其实也是清华大学给我们上的另一课——这,也是我们可以在家里做到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知名公益人士涉性侵:莫借公益行“不轨”

    公益圈只有做到行业自净,以绝对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性侵事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回公众信任。昨日,一位受害女生实名举报知名公益人、乙肝权利倡导者雷闯三年前性侵了她。她收集的信息显示,雷闯所犯之事不止一例雷闯在公益倡导方面著名的案例,是多次从广州出发徒步进京,呼吁全社会去除乙肝歧视和偏见,营造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的就学就业等机会

  • 杨澜:时刻准备突破舒适区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记者曾多次和杨澜面对面采访,每次都感到自如且舒适。她会微笑着聆听你提出的每个问题,即便面对范围略大的提问

  • 石鼓镇里说植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 捐助乡梓 星光闪耀

    7月10日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这位自许为“一粒小小尘土”的老人,被很多人深情缅怀。对田家炳这三个字,许多人耳熟能详。因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遍布各地。这位生于广东大埔的老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