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严惩“内鬼”,让群众监督放心大胆往前走 - 社评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社评】严惩“内鬼”,让群众监督放心大胆往前走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2-09 07:11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看来,有必要加上一句,“群众举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举报机制,切实保护举报人安全,以提升群众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的积极性,绝不能让举报人“流汗”又“流泪”。

  据多家媒体报道,1月20日,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一村民匿名举报某加工厂排污后,相关信息被泄露,招致企业一方殴打致颅脑损伤。2月7日,当地通报称,扶沟县公安局已依法刑事拘留3名涉案人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现已查实,周口市生态环境局扶沟综合执法大队第六中队中队长李某涛曾向被举报人泄露举报信息,纪检监察部门将对李某涛立案进行审查调查。涉事企业在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启用的情况下投入生产,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三同时”规定,相关方面将对该企业依法查封,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举报一次打一次”的恐吓,足见涉事企业之嚣张。普通百姓通过正规渠道举报违规排污,却落得被打伤的下场,公众难免担心,如此恶行不被惩治,谁还敢去举报?那些违法违规者岂不“心花怒放”?

  匿名举报,本就是为减少举报人对遭受打击报复的顾虑,保护举报人的积极性,保障举报信息的真实可靠。举报人匿名举报的前提,是对举报渠道的高度信任,以及对受理机构保密意愿和能力的认可。讽刺的是,举报人拨打举报电话的同时,一只脚已然迈入虎穴,“警匪一家”的戏码竟如此堂而皇之地上演,荒唐之极!恶劣之极!

  举报人所举报的企业违规排污线索,暴露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违规之举,以及地方环保部门工作失职失责失察。相关方面不正视举报线索、按图索骥解决问题,而是将举报者视为危险分子,如此“不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努力消除问题隐患,而是消除问题被曝光的隐患”,只会将问题越拖越严重,以至后患无穷。要知道,“皇帝新衣”的谎言迟早会被揭穿。

  在一些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的个别“内鬼”大搞权力寻租、与利益方“互惠互利”,类似的情况并非个别。值得追问的是,现实中被收买、被围猎者还有多少?利益勾连之下,是否存在某行业、某部门在监管上的“整体沦陷”?这些都必须彻查。

  社会保障、民生工程、生态环保、正风反腐、扫黑除恶等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各方的有效监督。其中,群众监督作为广泛且高效的一种监督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梳理公开报道不难发现,近年来举报者被泄密、遭报复事件不时发生,尽管最终有关公职人员都受到了相应惩处,但一些举报者还是付出了高昂代价。这样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那么很可能会加深群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都是一伙的,举报也没用”的心态,无疑会严重削弱群众监督的应有能量。

  一面设立举报渠道,一面暗中打压举报群众,个别地方“说一套、做一套”的监督生态,尤其需要警惕。近年来,一些企业明目张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持续多年,却一直没人管;一些违规项目在被曝光查处、勒令整改后,依然故我,根源就在于相关监管形同虚设。长此以往,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不断被损耗,社会治理失去了监督这把利器,违法违规者势必更加有恃无恐。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看来,有必要加上一句,“群众举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举报机制,切实保护举报人安全,以提升群众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的积极性,绝不能让举报人“流汗”又“流泪”。

  严惩通风报信的“内鬼”,深挖干扰举报、一手遮天的“保护伞”,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打赢的一仗,是完善透明公正的监督生态、捍卫公平正义底线必须堵上的一个口子。

责任编辑:宋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