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直面“难题”,助推基层工会建设走向新阶段
郭振纲
//www.workercn.cn2017-09-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加强基层“小三级”工会建设,改革一些不适应基层工会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既需要来自基层的创新样本,又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规范范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工会的“小三级”工会改革方案,是一种创新样本,未来也可能为更多地方所借鉴和学习。

  据本报8月30日报道,8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市北高新园区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工作,在发展会员、会员缴费、工作项目、经费拨缴、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推出21条改革举措,标志着上海基层工会改革的车轮已驶入园区。此次市北高新园区的改革试点,将着力破解园区非公企业工会普遍面临的“四难”问题,即:部分企业建会难、管理服务跟进难、骨干作用发挥难、工会经费收缴难。

  自全国总工会和重庆、上海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以来,各省市区工会改革渐次拉开大幕。各级工会组织为实现“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这个改革目标,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其中深化“小三级”工会改革是重要的立足点和支撑点之一。此次上海工会启动园区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工作,直面基层工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四难”,标志着基层工会改革、基层工会建设走向新阶段。

  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是“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为发挥基层“小三级”工会的承上启下作用,一些地方高度重视“小三级”工会建设,将其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抓手,切实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支点,把工会改革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能力水平的重要平台,从加强非公企业建会、做好农民工入会、规范工会组织建设、创新会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制度、人员、经费“三位一体”的宁波“北仑经验”,项目制建设、网格化管理的江苏“无锡经验”等,都为基层工会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参照。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在破解基层工会改革和建设“难题”上依然有些迟缓。比如,在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方面措施不多、活力不足;在做好农民工入会方面主动性不强、方法不新;有些基层工会主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不突出;在基层工会经费使用上,机制不适应、倾斜力度不够等。这些现象有些是政策、干部人事管理等外部原因导致的,有些是工会自身改革不到位等内部因素造成的。

  束缚基层工会建设的难题需要通过改革来破解,实现“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目标也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上海工会深入“小三级”工会改革和建设的一些措施,虽然囿于地区差别、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等因素制约,在一些具体指标上不能完全契合其他地方的要求,但其体现的改革方向和提出的制度措施,对其他地方工会是有借鉴意义的。无论是以扩大覆盖面为“抓手”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以“职工服务站”为载体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还是按比例回拨经费用于惠及会员的项目,给予岗位津贴奖励督促工会主席主动履职、积极作为,这些情况都是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现实存在的,相应的举措也较具普遍性。

  加强基层“小三级”工会建设,改革一些不适应基层工会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既需要来自基层的创新样本,又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规范范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上海工会的“小三级”工会改革方案,是一种创新样本,未来也可能为更多地方所借鉴和学习。期待其他地方的工会组织能够立足本地实际和需要,借鉴各地好的改革方案和做法,绘蓝图、强措施、促创新,制定符合本地区的基层工会改革方案,让基层“小三级”工会的作用发挥更突出,使其真正成为展示“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的“窗口”,以及满足职工需求、服务职工需要的平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