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与狮文化-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舞狮与狮文化

张世斌
2018-08-13 14:32:1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知道欧洲人那么爱狮子。

  “你们再来德国,一定再带‘中国舞狮’,欧洲人太喜欢啦!”这是我在德国结识的军乐巡演艺术总监安德烈,多次向石家庄高新区供排水公司总经理林自强的请求。

  这家公司管乐团两次在欧洲演出“舞狮”时,观众看得着迷,不停地鼓掌、踏地板、吹口哨。狮型演员舞着“狮子”向前排观众眨巴大眼睛,逗得人们高兴地抚摸它,引来阵阵笑声。场面亲切,激动人心,两年中有十多万人观看赞叹。

  我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场面,并追踪拍下照片。一次演出后,观众散去了,只有各国乐手们一拨一拨合影。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胆怯地跑到“狮子”跟前,眨巴着大眼睛,天真地看看狮子头,看看狮子毛,想用手摸摸却又不敢,但又想摸,便跑回到奶奶(也许是姥姥)身边,拉着奶奶给他壮胆儿,奶奶攥着孙子的小手来到“狮子”跟前。看到这可爱的一幕,狮型演员主动把孩子抱起来,任他抚摸,还和他祖孙与“狮子”合影。

  以后每次演出后,都有观众走进场地与“狮型”合影,他们摸着狮头狮毛稀罕的眼神溢于言表。临回国时,中方应东道主请求,把狮型服赠送给他们以作纪念。

  今年管乐团换了新节目,没带狮子。欧洲人觉着遗憾,所以一再请求重上狮子舞。

  欧洲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中国狮子?

  我曾想,欧洲人爱狮,是否与200年前拿破仑大帝那句“中国睡狮醒来将震动世界”的名言有关?这句话,200年来一直传着,已家喻户晓。我还想,拿破仑的“睡狮论”,一定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征服了拿破仑的心,他才说出这句影响世界的话。以致200年几辈千百万欧洲人一直活灵活现地传说着“睡狮论”。

  说起狮子,狮文化,似乎很久远。还记得在我上小学时,和伙伴儿一起下的一种棋,大概叫“兽棋”。因为棋子谁大谁小总是常有争论,一方说狮子“大”,另一方则说老虎是“兽中之王”。争执不下时,还脸红脖子粗地找家长、老师评判。不知找了多少次,评了多少回,以后还是因“狮子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而争吵……

  后来,又知道官府大门口,大户人家大门口,用石狮子把门,是辟邪,是镇宅,是国人的讲究,是传统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不但在大户人家,也不但在皇家,也在民间。比如,每逢佳节,各地都有民间乡艺舞狮子。人们套上五彩缤纷的狮子外套,模仿狮子行走坐卧,俯仰跳跃。还有,粮食丰收了,农民也舞狮子庆祝,还有一对大狮子带着一群小狮子,嬉戏玩耍,表达喜庆。也有“双狮戏绣球”的舞蹈,寓意家族繁衍生生不息、社会繁荣等。还有寓意吉祥的“狮子滚绣球”图案,更有文殊菩萨以狮子为坐骑的神话等,都给狮子增添了吉祥和神灵之意。甚至“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成了人们盼好的口头禅。

  再后来,还进入了“食文化”,淮扬名菜“狮子头”,说是始于隋唐时代。据说唐代吏部尚书韦陟郇国公吃饭时,看到巨大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说犹如“狮子之头”,宾客趁机奉承:“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配狮子帅印。”此典故,一是讲了用狮子命名的菜,二是道出用狮子形状做把手的帅印。

  狮子的传说有很多,千百年来便逐步形成了美化狮子和深刻寓意、象征等系列文化。

  其实,据记载,狮子原产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来往,狮子才进入中国,据传刚进入时还引起了不小轰动。从那时起,狮子这个远道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

  也正是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有书云:佛祖释迦摩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狮子由王者和勇敢精神,变成了一种象征。

  中国的狮文化,是不是传进了“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耳朵里,他再把欧洲人对于狮子的尊崇加以比较,才说出了那句“睡狮论”的传世名言?不得而知。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莫让手机游戏吞噬留守少年

     暑假期间,对于乡间的留守少年来说,许多人把玩手机游戏当作了打发漫长假期时间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玩游戏时间上,留守儿童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在“每天玩4到5小时”这一时间段,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8.8%和8.8%

  • 中工时评:大学开放对象不应只是参观者

    每到暑假,知名高校门口往往挤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近期,一些高校公布了参观流程,个别高校预约程序之复杂、限定条件之多、远远超过了当的文博单位,每天的可供参观名额也难以满足所需。

  • 中工时评:内阁生乱对英首相是福是祸?

    无论内阁变动是福是祸,特雷莎·梅接下来要面对的都是“硬仗”:搞定党内和议会从而使新方案获得通过、发布“脱欧”白皮书并游说欧洲接受。

  • 中工时评:漂亮足球岂能止于传控

    传控打法曾经是漂亮足球的代名词,但那是因为过程和结果一样的漂亮,且可遇不可求。

人物

  • 一寸赤心惟报国

    “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德行、勇担当,尊崇“先天下之忧而忧

  • “西瓜男孩”是对“少年强”的最好呼应

    在浙江金华永康,“西瓜男孩”的称号让18岁的李恩慧被大多数人熟知。今年参加高考的李恩慧已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录取,尽管老师曾建议他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个夏天,朋友圈被好几个“寒门学子”刷屏。先是云南考生崔庆涛,当他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时,正和父母在工地上干活;接着是写下“感谢贫穷”的河北女孩王心仪

  • 奈飞“重现”银河,为何如此钟意杜琪峰

    人物头像剪影为杜琪峰(图/视觉中国),六个人物形象剪影来自其导演的电影《枪火》海报。有人说,90年代之后的香港电影因为杜琪峰的存在而得到了拯救。这个不停在片场抽着雪茄,时而暴脾气的中年男人镜头是他解剖人性的利器

  • 网红“杀鱼弟”悲剧映射了家庭教育的痛点

    2010年,年仅10岁的小孟,因一手“杀鱼绝技”而爆红网络,人称“杀鱼弟”,其父亲甚至将店名改成“杀鱼弟”水产。8年前,“杀鱼弟”的凝重表情和犀利眼神,让无数人心疼。本以为随着舆论的曝光,社会的关注和帮扶,孩子的内心能逐渐被阳光所照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