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禁修车”的锅 不该让治霾来背
赵昂
//www.workercn.cn2018-05-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陕西省渭南市的汽车4S店,最近碰到了一个难题,他们陆续接到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的通知,从4月1日起至9月30日,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6点禁止一切修理作业。这样的举措遭到了汽修企业的质疑,因为,钣金和喷漆等作业,的确会对空气有所影响,但是更换零部件等普通作业,根本不会产生废气,为什么也不让做呢?

  对此,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很有意思,“政策制定都是依据省上铁腕治霾相关文件”。显然,“禁止修车”的锅,是打算让“治霾”来背了。要知道,一纸禁令影响的可不仅仅是汽修企业本身,需要进行汽车保养和维修的当地市民也会大受影响,当然还有汽修工,难不成每天工作时间变成晚上6点开始?

  不过,遍寻陕西省铁腕治霾的相关文件和相应方案,并无“停止一切修理作业”字样,不知“依据省上文件”从何说起。也就是说,禁止修车的锅,不能让“治霾”来背。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如果仔细查询陕西省其它城市的相关治霾措施中,会发现这些地方对于汽车修理行业多为分类管理,比如取缔无证无照小微企业,对部分业务施行错峰作业,并对喷漆房进行严格监管等。这些监管措施不仅能在尽可能少地影响市民生活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大气污染治理,也能促使汽车修理行业更加规范。

  换言之,“精细管理”往往能取得好效果,而拍脑袋式的“一刀切禁令”,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最终效果会大打折扣,执行也会落空。而类此的“一刀切禁令”,在许多地方都有出现。

  任何一项禁令颁布,都会有禁令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些目的本来是为了公众利益,当然,任何禁令,背后都会有相关人群受到影响。面对禁令,公众关心的不只是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后,相应的公众利益能否达成,也关心这样的禁令是否经过详细论证,程序合理合法,自己的相应损失如何补偿,而这,恰恰是“拍脑袋”者没有想到的,也是他们应当反思的。

  目前,渭南市相关部门已经研究了原通知的补充说明方案,新的补充说明将不再“一刀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