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家长实时监控,看不到真实的教室
张世光
//www.workercn.cn2018-05-0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哈尔滨市一所小学通过打造智慧课堂的契机,将教室里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实时传播的方式让家长一目了然。家长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看,还可以评论,还可以交流。

  将课堂全面展现给家长,确实是一个自信、开放的方案,但却并非是一个合适做法。教室里的监控可以有,但在日常教学中它的作用不应该是监视而是监督。

  “监督”与“监视”都有着监管的意思,但是,监督更多是间歇的、阶段的、滞后的——比如,对于某个部门的舆论监督不是每时每刻的存在,而且,多半是事情发生后甚至是发生很久之后才启动的监督。

  监视就不同了,与监督相比,这是一种出于不信任的看管,是一种实时存在的——至少让被监视者觉得是时时存在的监管。

  无论是教育行业还是从教者都可以也应该接受监管,但问题是,什么样的监管更合适?

  窃以为,这种时时刻刻的监视并不合适。

  首先,这是一种对于老师的伤害。

  试想一下,老师们如果知道有家长实时在线监控,时刻对准自己,那么,他一定会以最“完美”的状态来进行课堂教学。试问,这种“完美”之中是否也会包括了为了完美而完美的虚假,为了完美而完美的表演,为了完美而完美的无奈?然而,这种“完美”或许是以丧失了工作效率、丢失了职业追求最终还会遗失家长信任为代价。

  其次,这是一种对于学生的伤害。

  我们不难想象,当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看到课堂的每个瞬间时,最重要的是把目光锁定在自己家孩子身上。更不难想象,从此以后,每天放学后家长的必问题当中除了“今天都有什么作业”之外,还会有一句自问自答的反问,“你以为我都没看见吗”?

  于是,孩子很可能从此就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因为,他可能真的是上课溜号、真的是有什么小动作,但是,他自己都未必能够意识得到这都是正常的。试问一下,就算是成年人,谁能够保证自己的注意力时时在线呢?

  但正是因为有了监控的助力,我们大人铢锱必较让孩子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时间长了,家庭之中就会弥漫互不信任的气氛,孩子更会生发出一种抗拒被监视、被审查、被盘问的心理。为了避免不愉快的发生,他或者会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或者会避免在摄像头下面表现出“乖乖”的那一面。

  监控监视得了行动,但是,却控制不了内心。

  试问,这样的孩子真的就能听好课吗?一个不被信任的成长环境,真的能够让他成材吗?

  当然,这种时时在线的监视,最终损害的还是教育本身。

  教育事业不是流水线上的安装操作,必须统一标准、不差分毫,在大的方针政策不违背的前提下,它有着因人而异的“实事”和因材施教的“求是”。这就要求给老师空间以发挥,给学生空间以成长。

  在监视的狭小逼仄空间里,老师的个性将发生从不敢、不能到不必要的“退”变;学生的自由也有着从无力、无奈到无所谓的萧条。这恐怕并不是教室里的监控现在能看到的,也不是它想要看到的。

  实际上,教室里安监控不是不可以,但时时可观这个监视功能就不必了,倒是可以发挥一下必要的监督作用。比如,当一些不正常事情发生需要调取监控进行佐证时,这个时候,监控只要不失明,硬盘只要不失灵,电源只要不失控,其实,就足够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