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通识教育摒弃“水课”需要找准定位
吴学安
//www.workercn.cn2018-04-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课铃早已响过,北京某高校教室里已经趴倒了一大片,只有少数坐在前排的同学依旧“坚挺”。新学期,记者探访部分高校课堂,发现与选课时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不少学生“费尽心力”才抢来的通识课堂上,却是一片死气沉沉。(4月10日光明日报)。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是指大学生应该接受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非专业性教育。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实施效果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高校能够在通识教育上形成共识,并开出大量的通识课,确实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包容、开放的大学精神。然而,某些通识课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与国内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认知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通识课沦为“水课”,归根到底,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和发展水平有关。目前大学通识教育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工科类学校,实用主义至上的功利性观念使得学生们对通识教育不感兴趣,也使通识教育遭遇尴尬,一面是在通识教育领域不断发力的大学,一面却是对通识课教学内容不买账的学生。

  而所谓“水课”,未必就是课程不好,也未必是老师不好,而是我们在这方面无法建立一个正常的教和学的心态。因为在长期的唯专业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会认为“这反正不是专业课”,极易陷入选而不修的泥潭。

  通识课程出现了问题,需要反思的并不仅仅是课程本身,学校对通识教育的认知,以及师者究竟有没有用心更值得深究。比起专业课程,那些因人设课或是质量不达标的通识课程应该尽快清理,而通常采取大班授课的通识课程似乎既没有实用价值,也缺乏针对性学习。此前,复旦大学启动新一轮课改,集中清理一批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包括一些因人设课或是质量不达标的课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力度,才能真正让通识教育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通识教育除开课环节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外,更要建立课程监督、评价和退出机制。一方面,要有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精心开课,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工作量而上课,或者为了满足学分要求而选课;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改变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方式,摒弃大学老师对经典作品的照本宣科或教条式的讲课方式,使教学成为探索、发现、思想碰撞和分享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搬运过程和监督搬运的过程。如果只是把通识课看作是传授一些零散知识的“闲散”课程,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不言而喻,通识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基础课,更不是花里胡哨的兴趣课,而是大学生打好底色的重要课程。与过去国内高校偏重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更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博学与精专的和谐统一,主张通过发展个性、鼓励博学多识以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要义在于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在于寻求真理的主动性,在于既能够脚踏实地,又能够仰望星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