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电影票房丰收 难掩背后隐忧
赵昂
//www.workercn.cn2018-01-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电影总票房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了559.11亿元,增速达到了13.45%,与2016年时3.73%的增速相比改变明显。一些人认为,去年的票房丰收,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走出了之前增速低迷的态势。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数据,我们依然能发现票房丰收背后的隐忧。在500多亿元的总票房中,一部《战狼2》就占到了十分之一以上,如果没有这部现象级电影的上映,恐怕总票房收入不会如此好看。但是,这样的现象级电影,是很难复制的。

  另外,去年恰好是诸多海外大片集中上映的年份,包括《速度与激情8》《变形金刚5》等。而这些海外大片对国内电影票房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一部《速度与激情8》贡献了将近27亿元的票房,票房超过10亿元的分账影片达到了7部,远超2016年的3部。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电影票房增加的“蛋糕”,并没有被国产电影分走更多。2016年国产电影票房占比为58.33%,去年即便有《战狼2》加持还是只有53.84%。也就是说,国内电影票房增加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国产电影质量上升,而是观影市场整体环境在发生变化。

  与北美电影市场相比,我国电影市场的硬件在2016年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全国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银幕9552块,同比增长26.8%,银幕总数达到了41179块,超过了北美市场的3.9万块,成为世界上银幕最多的国家。

  换言之,2016年电影票房虽未爆发,但银幕数量的暴增,促使了2017年电影票房的增长。但与北美市场2017年的111.2亿美元票房相比,国内电影市场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事实上,即便在2017年出现了一些现象级的影片,即便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和拍摄手法都在向好莱坞制作模式靠拢,但水平依旧存在差距。这样的差距直接反映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上,相比于欧美国家将大部分成本投入拍摄和后期制作,我国出品方则把大量成本用于聘请当红演员,演员薪酬占比过高,许多电影内容借助各类IP,忽视剧本方面的投入。

  这样的资源配置导致了许多国产影片立意不高,吸引力有限,在海外市场,国产电影去年只吸金42.53亿元。其实,即便是在国内市场,不少观众只是在逛街约会时,无奈地“矬子里拔将军”选电影看。

  因为,去年还有一个新的变化,电商服务费计入了票房统计,在线票务平台竞争更加白热化,出现了强强合并,观众在线购票的优惠程度和便捷性都有所增加。

  电影工业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国产电影在追赶,欧美的同行也在继续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去年在北美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1.2%的迪士尼公司,全年一共才上映了8部电影,比2016年还少了2部,大制作高回报的精品战略优势明显。当然,投资一部成功一部的前提,是大量精准有效的前期工作,而这,正是国内电影公司的短板。要知道,2017年,我国生产的电影总数是970部。

  2017年,我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银幕增长将继续促使今年电影市场的增长。如果国产电影不能在题材选取和制作模式进行大幅度改善,国内电影市场增加的“蛋糕”,最终还可能是多数“肥水流了外人田”。毕竟,不是哪部影片,都是《战狼2》。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