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生活本来就是世俗的
欧阳
//www.workercn.cn2017-11-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前两天去看电影,路途时间没算计好,到影院门口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放映了。看下一场需要等待一个多小时,想着影院所在地的地下一层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新华书店,等候的时辰正好可以在书店消磨。

  买好票,坐着滚梯就到了地下一层,结果迎候我的是紧锁的卷帘门,曾经的书店没了踪影。问相邻的店家,什么时候关的?回答说有些日子了。确实,关着的卷帘门上已经布满灰尘。

  记得前两年读书日的时候我还来过,当时已显出人少寥落的模样,不忍之余还和店家说了几句话,当家的也表示在琢磨、探索怎么重振书店的风貌。如今看来,这估计不是容易的事,不知道是在关门整合,还是就此改旗易帜了。

  毕竟,单纯的实体书店现而今举步维艰,在人们购物甚至是阅读习惯都发生很大变化的现实情形下,书店运营到底会怎么着还真是难说,想想,像我这种靠翻书来打发孤寂时光的人,除非路过,否则基本上不会专门去实体书店闲逛了,置身商业建筑腹地,旧式的书店确实很难存活下去。

  从地下室出来,看见原来繁华过,后来歇业大吉的一家百货店人气很旺的样子。走进大门才发现,进出人流谋划的并不是服装百货,而是完全和百货没有关系的美食探寻。原来宽大的厅堂已然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空间,各家店铺各自为战。而过去封闭的外墙现在也开了许多口子,各色店家在这些口子上渲染着自家门店的招牌。

  看来这里被整合成吃饭中心了——楼上没去看,一楼基本都是餐饮行当。相邻的另外两个建筑,原来地面一层的商铺多是服饰类商品,或有个别的咖啡店,现在则几乎都是大厨的势力范围,或油锅出品货色,或火锅烧烤当家。

  看看时间,晚餐时刻临近,人们三三两两的晃荡过来,不同店家的伙计热情招呼着,看阵势,火爆之家可能还会有吃货等位的情形。

  印象里这里当初是作为大社区商业中心规划的,当初百货店开业的时候,也是人头攒动,那时候我常来看望这家书店,后来网上买书,书店几乎就淡出了生活路径。照此路向,实体书店的衰落当然也就没什么好感触的……只是,本该坦然的心思在看到火热的餐饮行当时,却生出了多余的遐想。

  吃,现在应该是和文化关联的学问了,如果再将之和美好的生活挂钩,可能也不会是太离谱的说法。看到食客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碰杯畅饮、高声喧哗的氛围中,内心里突然滋生出念想:这些人会想到旁边那家关门歇业的书店吗?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里曾经有过一家书店。

  其实,知道不知道都没什么,比较起物化的美味,精神食粮恐怕本就不该有太多的魅惑。就在前两天,我看一家网媒讨论说,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和“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之间,哪一种生活才能体现真正的“财务自由”。我当时还想,这大概是年轻人的问题了,欲望没有节制,哪一种生活都不可能有“财务自由”,倒是梭罗那种刨地种豆的日子才有真正的“财务自由”吧?!

  实际上,追逐美味的享受和漫游无界精神世界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我们不能说吃货幸福的追求是低俗的,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也不全然就是高尚的,神父和思想家都有坏人。问题是,纯真的理想总是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吧,一代一代的人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后,并没有把人塑造成理想了很多年的善良群类,更关键的是,仍然不能摆脱“西西弗斯神话”那般的宿命。哲学家说,要向死而生,既然如此,那么在无止境的推石头上山循环中,想想怎么样更轻松地推石头,或者如何在这个循环圈中有自觉意识地吃好点,喝爽点,等等,这似乎也不能说是动物性的感官贪欲吧?

  至于另一面的说法,比如物化贪欲泛滥,精神追求零落之类的,我觉得似乎也没必要以高下来论,人嘛,各有所爱才是正常的。以我的观念来说,实体书店的没落自然有些感伤情愫翻涌,但看到人们满足的胡吃海塞,一个个油光满面的幸福,自己也是会受到幸福感染的。再说了,读书终归是少数人的事,不能把全民读书的理想拿来说现实的事儿。

  生活本来就是世俗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