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再强大也别自大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7-06-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国人来说,世乒赛总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它是中国体育梦开始的地方:中国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来自世乒赛,而在新中国举行的第一个世界大赛也正是北京世乒赛。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表现并非没有起伏,但国球一直是国球。国乒的强大,不体现于一时一地,而是超越了时空,仿佛融入了国人的血液。从人才到制度,从技术到战术,从竞赛到文化,中国乒乓球一直堪称世界的标杆,一直被追赶,却很难被超越。

  这是国球的骄傲,也是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无奈。

  这些年的世乒赛,中国队已经主动放弃了包揽,显然也是照顾到其他协会的积极性。两年前的苏州世乒赛,中韩选手合作拿到混双冠军,既显示了中国的气度,也成为世界乒坛一段佳话(此前也有先例)。刚刚结束的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中国队再度放弃混双项目的争夺,“如愿”无缘包揽,但中国最看重的其他四项金牌照样落入囊中,甚至亚军也只有男双一项旁落。这样的世乒赛,依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世乒赛。

  虽然总教练刘国梁认为,这是他指挥过的压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比赛,但在日本队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国球的强大依然无忧。展望3年后的东京世乒赛,国人似乎大可安心。就像此次担任央视直播解说嘉宾的前世界冠军邓亚萍所说:“关键是要看对手经不经得起我们的研究。”仅从本届世乒赛的情况看,以平野美宇为代表的日本新生力量,看起来暂时还“经不起我们的研究”。

  说到电视解说,还得多饶舌几句。本届世乒赛,央视解说员杨影再次“大出风头”,“金句”频出。比如,说冯天薇对阵平野美宇时“垂死挣扎”,说丁宁对阵平野美宇,是“给对手上课”,并反复强调丁宁只发挥了“六七成功力”,也不知其依据何在,完全是兴之所至,张嘴就来。我的许多球友都和我探讨,认为此举不妥。而我认为,这岂止是不妥,简直是丧失了理智,完全没有了大国气度和体育精神。

  固然,体育解说员有些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某些解说员在直播时,为中国队的胜利声嘶力竭,甚至泣不成声,观众也没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是真性情的流露。但其前提应是尊重对手的表现,不能贬低任何对手,这是基本的体育精神,是普通观众也要具备的常识。杨影身为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前世界冠军,且掌握着央视的话语权,更不能随意拔高“自己人”,而贬低甚至羞辱对手。这不是强大和自信的表现,反而透着自大和小家子气。

  事实上,我们不仅不应贬低日本队,反而要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在乒乓球项目上的投入和努力。试问,倘若没有“乒乓神童”张本智和的异军突起,没有丁宁对平野美宇的所谓“复仇之战”,本届世乒赛精彩度肯定会打折扣。的确,目前的日本队还远不如中国队强大,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玩法,他们对于塑料球的研究以及由此开创的近台快速进攻模式,甚至让人觉得,“他们更像中国队,而中国队更像欧洲队”。这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也很可能是我的一种错觉,但乒乓球技战术需要在融合和借鉴中发展创新,却是千真万确的。国球长盛不衰的秘诀,正在于不断地向对手学习,勇于创新。

  对手,是每个运动员的心头之“恨”,但正是对手,才成就和衬托了你的卓越。越是优秀的运动员,越是需要强大的对手。

  我从不认为,今日的国乒没有对手,国乒过往的胜利也不是每一场都轻轻松松的。竞技体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乒并非没有灰头土脸的时候,太远的不说,2000年的吉隆坡,2004年的雅典,2010年的莫斯科,国乒都曾留下过苦涩的回忆。

  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再次证明,今天的国乒依然很强大,但再强大,也请不要自大。否则,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