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淡漠了的音乐会之魅
欧阳
//www.workercn.cn2017-03-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朋友有古典音乐会入场券,问去否。了解表演者和大致曲目后,回说还是宅家里吧。这让朋友很诧异,以其认知,我是个音乐爱好者,至少表面上如此,何以会拒绝免费盛宴呢?

  之所以没有动力亲临现场,有人变懒害怕剧院路途遥远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碟片洗脑久了,现场的魅惑就渐渐淡漠了。

  说到碟片,前不久有故人幼教晚生,就让找一些音乐资料。现在都数字化了,这自是不成问题,没想到的是,精心挑选拷贝的无损数字碟片未能满足故人的期许,说是“噪音”清晰,抱怨俺不过心应付,显然已经沾染了时下不负责任的习惯。这很是冤枉。

  客观说,现在网络通达,各种音乐IP都有无数免费的供给,只是东西多了,挑选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在下才用心挑选了不少黑胶转制的录音,结果回馈适得其反,这确实是始料未及。

  要说呢,噪音的说辞也没错,拿很多人念想的黑胶录音来说,音色固然丰富,穿透力也非现在的数字录音可比,感觉上震撼的低音尤有所长,美中不足的是,背景音噪容易辨识,对追求“完美”或者说以为旋律必须纯净的达人而言,可能就会变成不愿意接受的缺憾。

  俺非业内人士,音噪是非不敢定夺,以个人兴趣倒觉得有这个东西才是完美的世界。这也许是“错觉”。碟片听多了,真正身临现场音乐会就会滋生失落的情愫。比较起2.1(5.1就不说了)的音效和录音师的绝技,现场音乐很容易感觉不爽,要么是弱音太过“遥远”,要么是强音远离“震撼”,特别是大型乐团的表演,与录音室出产的作品相比,落差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是判定“优劣”的依据。

  撇开录音室选定的考究,像石洞(室)或者僻野寂静之所营造、改建的专门录音场所,录音室录音有很多现场音乐会难以实现的效果,像乐团(队)的排列位置,就会因为麦克风收音的关系而有不同的安排。以那些录音室录音的影像、图片资料观,鼓手和他的乐器通常会被安排在“偏远”的地方(据说有时还会“隔离”起来),而不同的乐器组也会有比乐池、舞台更“疏落”的配置,甚至会有分组各自配置收音麦克的举措,这就像每组乐器的响动都有专门的“耳朵”等距收纳——由于距离的远近差别,这是站在指挥台上的大拿也体察不到的音响。再有音响师的调配,以及后期的整理修饰,最后呈现出的是“纯粹”的、活生生的律动。

  换个角度,现场演奏会层次没有那么鲜明,但整体感,还有亲临的心灵互动是录音室产品无法替代的,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就算是整体音响效果其实也不好简单以优劣来界定,真正有的区别是您更喜欢哪种方式呈现出来的效果,这实际上是个人的偏好。

  坦白说,我有很多年没有进过音乐厅了,但我并不会偏执地认为自己所偏爱的就是最优情境,习惯的录音室音效事实上也难以避免音噪,即便忽略噪音,实质上器乐之间的音波“干扰”和冲突才成就了和谐的音乐共鸣,噪音相伴的现场音乐会同样美好,同样诱人。正因为如此,很多现场录音才会专门收录噪音,以呈现出现场的氛围。

  这些是业余人士的感触,非音乐知识阐述,咱没那个水准。只是想到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差异,尤其是在音乐领域之外,就像现实生活中寻常所见,有些人总觉得某种或者说某一方面的说辞才是排除了噪声滋扰的圣音,迷恋独唱团,不喜欢、不接受不同的声音交汇,更不用说像“音乐”声响之外的干扰、冲突了。

  在时序的延展中,不知不觉地被洗脑而全然不觉之徒大有人在,然而,这样的人却是很理想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相信只有某种源于残缺现实碎片、符合想象的图景才是美好的,甚至是唯一美好的,不仅在意念中病态地营造出纯粹的物件儿,还描画出纯粹的人,并以之来判识现实世界。

  这当然也没什么错,个性化的人可以任性,问题是当排斥那些不知道或不愿意听到的声音真成为个性的时候,人头攒动的社群会是什么样子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