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没了亲情的师徒,像少了润滑剂的齿轮
陈 华
//www.workercn.cn2016-10-14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规模化、程序化、市场化的师徒,由于缺少了从前温馨的、家庭式的、手手相传的氛围与机缘,难免会发生诸多变化。

  ●以技艺传承作为纽带构建出的师徒关系,无论遭遇怎样的现实环境的变换,其类似于血缘相亲的基因不会发生突变。

  曾几何时,能被人叫一声“师傅”,是一件何等荣幸的事。

  能当师傅者,必怀有常人所不具备之技能。正因此,在农村,但凡能称得上“匠”的,如木匠、瓦匠、篾匠、石匠,都会被尊称为师傅。

  师徒关系从确立的那一刻起,就转换为类似于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晚辈要尊敬和孝敬长辈,徒弟也须尊敬和孝敬师傅。

  一个师傅会带若干徒弟,徒弟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师傅,于是同一师傅名下,也会有代际和辈分的区别。师傅、徒弟、徒孙、师兄弟,犹如一个大家庭中的老老小小,其乐融融。

  师傅对徒弟不能不严,即便体罚也能广受道义与舆论支持。当然,师傅也会倾其所有教会徒弟本领,希望徒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前不久,在安徽歙县看了一次徽墨制作技艺大赛。比赛的选手大多比较年轻,年老的师傅则担任裁判。看到赛场上的徒弟动作稍有生疏或者不规范,师傅们竟忘了自己的裁判身份,迫不及待地现场指导起来。言语激烈之处难免让徒弟难堪,不过徒弟们都毕恭毕敬、洗耳恭听。

  如今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师傅对徒弟也差不多有同样的心理期待。在朝夕相处的岁月里,师傅徒弟之间自然多了很多非血缘关系却胜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少数的师徒直接转化为家人或亲戚——小说中,徒弟娶师傅的女儿作媳妇的情节,很是常见。

  在现今的大工业时代,“手把手”的技艺传承方式逐渐退却。师傅成了职业技术学院里的讲师、教授,徒弟则成为冲着某个“本本”而去的院校学生。

  当徒弟成为铁打的营盘里流水的兵,当学习师傅本领的机会成为被明码标价的商品,师徒关系较之从前也会刻上浓厚的市场化痕迹。规模化、程序化、市场化的师徒,由于缺少了从前温馨的、家庭式的、手手相传的氛围与机缘,也难免会发生诸多变化。

  教师节前,我收到了好几位近20年没见面的学生的短信问候,却没有收到最近几年我带的任何一名实习生的短信。细想之下,也正常。当年,我刚从师范毕业,还没成家,整天带着一帮小孩学习、玩耍,这种感情恐怕非一般师生所拥有。现在,我从事新闻职业,与实习生大多通过微信、QQ联系,平时极少见面,亲情自然无从谈起。

  当带徒弟就像加工流水线上的产品时,我们如何能保证可以像生产商品一样“生产”亲情呢?不能不承认,没有了亲情的师徒就像缺少了润滑剂的齿轮,运转起来难免疙疙瘩瘩。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师徒之间本应相辅相成、荣辱与共。倾其所有、毫无保留给予言传身教的师傅会受到徒弟的尊重,学有所成甚至青出于蓝的徒弟也会让师傅感到欣慰和自豪。

  以技艺传承作为纽带构建出的师徒关系,无论遭遇怎样的现实环境的变换,其类似于血缘相亲的基因不会发生根本的突变。市场经济持续强化,亲情或浓或淡,但师徒关系的伦理底线不可突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