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抓铁有痕不要“痕迹主义”-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长江日报:抓铁有痕不要“痕迹主义”

杨京
2019-01-17 08:52:32  来源:长江日报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把考核检查的主战场搬到田间地头

  坚持了抓铁有痕的作风和方法,“痕迹主义”就会不攻自破,没有藏身之地。比如,工作做得怎么样,下去走一走,到现场看一看,自然一目了然。比如,为老百姓办事办得如何,也不妨进村入户,听听老百姓怎么说、如何评价。

  “某社区平均每周迎检一次,每年报送近80类数百本的台账和50种报表及材料”“某镇扶贫干部反映,最忙时曾一天上报8套表格,平均每天上报两三份汇总材料。”正在召开的湖北两会上,有省政协委员疾呼,莫让“痕迹”等同“政绩”。

  我们经常说,干工作要抓铁有痕,这是个形象的说法,抓铁要留下痕迹,比喻做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做好做实的精神。“抓铁有痕”是我们干好工作的方法论,也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和要求,体现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如何理解和践行这里的“有痕”,是关键所在。

  要做到“抓铁有痕”,就是要出真招、办实事、见实效。有时候,做了很多事情,付出了很多努力,一时还看不见成效,也无法写进总结材料里。这就更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要做看得见的“显绩”,也要做看不见“潜绩”,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做了哪些工作、为群众办了什么事、成效如何,留下痕迹记录以有据可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成目的,就走向了“痕迹主义”,一味追求“有痕”而忽视了“抓铁”,甚至以纸上留痕代替实际工作中的抓铁,把“抓铁有痕”的工作要求当成搞“痕迹主义”的依据。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痕迹主义”之“痕”不同于“抓铁有痕”之“痕”,它不是实事、实绩、实效的表现,而是一种经过包装粉饰,甚至有意制造的“痕迹”。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只顾“显绩”不顾“潜绩”,只重记录不重实效,甚至事情没干而材料写得天花乱坠。而“抓铁有痕”之“痕”,则不在纸面上、表格中,而是要留在实际工作中,留在人民群众的心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要做到“抓铁有痕”,需要的是真抓实干,而不需要大做表面文章的“痕迹主义”。事实上,坚持了抓铁有痕的作风和方法,“痕迹主义”就会不攻自破,没有藏身之地。比如,工作做得怎么样,下去走一走,到现场看一看,自然一目了然。比如,为老百姓办事办得如何,也不妨进村入户,听听老百姓怎么说、如何评价。也就是说,抓铁有痕,是坚持了求真务实,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反之,搞“痕迹主义”是偏离了求真务实,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与“抓铁有痕”的要求背道而驰。

  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根本上在于正确的政绩观、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到“抓铁有痕”,就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抓实干、重“绩”留“心”,瞄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真正让“抓铁有痕”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痕迹主义”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就会不断增强。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詹姆斯·沃森的“不赦之罪”

    1月15日,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上了热搜。沃森是诺贝尔奖得主,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却因为发表关于“种族智力论”和“基因差异论”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而遭到强烈抵制。

  • 致敬钱院士,非议可以休矣

    刚刚捧回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钱七虎院士,转身就将800万奖金一分不留地捐给了自己家乡的慈善事业。围绕该不该捐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老科学家的善举打动了社会。年逾八旬的老人,辛劳了一辈子,头发花白依然坚守在科研岗位上,如今在这样的荣誉面前

  • 牛犇:把有限生命活出精彩

    【人物】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故事】牛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1岁起从事表演工作,参演过一批脍炙人口的影片,因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为什么入党心愿能让声名卓著的老艺术家念念不忘?为什么耄耋之年的艺术家入党一事会牵动人心?为什么一人的夙愿达成代表了无数艺术家的心声?除了个人的艺术修养让人敬重

  • 李万升:有格局的人生有宽度

    【人物】“全国劳模”李万升【故事】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一个人犹如一本书,“阅读”李万升这本“书”,离不开激情、善心与信念这三页。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