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看透了,临大事就不乱-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今日推荐

人民日报海外版:看透了,临大事就不乱

贾秀东
2018-08-09 09:2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决定自8月23日起,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随即指出,美国“又一次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是十分无理的做法。”中方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决定对16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挑起对华贸易战,并不断加码,企图靠极限施压和讹诈逼中国就范。从中方的反应看,中国政府看透了这场贸易战,沉着应对。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的“必然性”。美方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壮大,更不愿看到中国超过它,极力维护自己的长期霸权地位和所谓战略优势。美方既要从中方攫取经贸利益,更要打压中国的发展。特朗普政府认定中国是“战略竞争者”,在地缘政治、战略安全、经贸科技、意识形态等方面对美形成“威胁”。这种零和思维之下的对华战略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中方只能丢掉幻想,坚决应战。

  中方看透了美方的“两面性”。美国对华政策历来具有两面性,一面要接触、对话、合作,另一面又要防范、打压,抑制不住遏华、对抗的冲动。特朗普政府出牌不按“常理”,花样翻新,但对华政策也脱不了这一“套路”,对华耍“两手”,不断摇摆。美方这些天一方面发表声明要提高对中国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另一方面四处散风要和中方恢复谈判,对中方玩弄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中国坚持“以两手对两手”,以斗争促谈判。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的“艰巨性”。看透了,就有底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强加于中国头上,给中国的经贸利益必然造成损失,必然为中国经济转型平添新的复杂因素,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经各种艰难困苦,斗争的艰巨性从来没有阻挡前进的步伐。任何外部压力,中国人民最终都能将其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的发展绝不可能靠别人“恩赐”。面对外来强权压力,中国具有强大的承受力,会坦然应对中国崛起之路上的这一沟坎,接受大国成长之路上的这一考验。

  中方看透了贸易战得失的“辩证性”。中国向来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贯认为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面对美方的挑衅,中方会斗智斗勇,但不斗气,不图一时之痛快,不争一日之短长。在中美贸易战中,中方站在正义一边,世界发展大势站在中方一边。中国不会盲目自信,更不会无谓恐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不会变,坚持苦炼内功、强基固本不会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会变,完全可以化“危”为“机”,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战略文化深厚,积累了丰富的对外斗争经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诸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后,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制裁,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邓小平坚信“谁也压不垮我们”。事实证明,中国不但没有垮、没有乱,而且发展的更快更稳更好了。

  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强调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做到“临大事而不乱”,明确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 在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坚定的执行力将会成为中国破解贸易战、砥砺前行的保障。

  也许,“不打不相识”。中美历史上交手多次,特朗普政府对华搞极限施压、讹诈、抹黑、妖魔化这一套对中国不起作用。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网红“杀鱼弟”悲剧映射了家庭教育的痛点

    2010年,年仅10岁的小孟,因一手“杀鱼绝技”而爆红网络,人称“杀鱼弟”,其父亲甚至将店名改成“杀鱼弟”水产。8年前,“杀鱼弟”的凝重表情和犀利眼神,让无数人心疼。本以为随着舆论的曝光,社会的关注和帮扶,孩子的内心能逐渐被阳光所照亮

  • 在爱国奉献中书写人生华章

    倾一腔热血唯酬夙愿,守万里海疆不忘初心。默默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走了,永远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妻子,离开了他执着坚守的开山岛王继才的一生,是充盈爱国情怀的一生。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6年

  • 鞠萍:做陪伴孩子们一辈子的知心姐姐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没有各种电子产品的年代,我们似乎都一样,每天放学跑回家,放下书包就坐到电视机前面蹲守少儿节目——《七巧板》和《大风车》

  • 翁恺获百万重奖,是对“唯论文”的纠偏

    浙大豪掷百万重奖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是对“唯论文是举”的考评体系的救偏补弊。翁恺获百万重奖,是对“唯论文”的纠偏8月3日,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线教师翁恺,因爱生重教、教学贡献突出,获“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奖金100万元。这个奖是段永平校友于2011年设立的。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