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着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
王长启
//www.workercn.cn2017-08-30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预见性是指对事物、事态发展的预判和前瞻。习主席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工作预见性,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处理任何问题,只有预判在先、考虑在前,才能科学筹划、有效实施,避免劳而无功和前功尽弃。

  增强预见性既有利于避免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决策和实践的盲目性,也有利于提振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抗日战争初期,由于战争的失利,社会各阶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消极悲观情绪,毛泽东同志对战争的未来作出科学判断,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规律和胜利前景,极大地提振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改革开放初期,如何看待国际形势和政治格局,对于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关系重大,邓小平同志果断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战略判断,为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赢得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远见卓识,站得高、看得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才能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强军事业发展。

  增强预见性需要提高理论素养。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文化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等,是工作预见性的重要基础,倘若没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是无法预见未来的。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理论武装,重视打好理论基础,既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的认识论这个武器,更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自己的思想指导、思维方法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不断加强对科学知识、前沿知识的学习,懂得社会发展大势。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善于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才能用战略家的眼光预见未来、把握未来,看清事业发展的态势和工作的走势。

  增强预见性需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对思维活动具有定向、驱动作用。“不患无策,只怕无心。”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强就会想长远、谋未来。反之,则眼光短浅、得过且过,是看不到未来的。自古至今,大凡对未来有着很强预见性的人,无不都是有着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人。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呼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只有力谋当前才能谋得未来,也只有畅想未来才能干好当前。因此,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就必须把责任心树立起来,多想事业、多想担当,少想职位、少想安逸。只有让胸襟更广阔,使眼光更长远,工作预见性才会进一步增强。

  增强预见性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预见是一种认识,是一种科学预判,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俯下身子扎扎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官兵,如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青年官兵的成分变化、文化素养、兴趣爱好,以及对成长进步的期待和诉求等。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进心坎、做在前面。再如改革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转隶移防、重组换岗等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官兵的思想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判,继而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之,只有一切从实际中来,从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科学分析、归纳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工作决策的可行性、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武警宣城市支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