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冲突
王钟的
//www.workercn.cn2016-08-25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对道德的运用也不同。一个群体声嘶力竭地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可能就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这几天,题为《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的视频火了,这段视频由几个小片段串联起来,喊出了“拒绝道德绑架”的口号。视频中“最烦非让人喝的酒桌文化”“最怕逼着我让座的阿姨”“最怕不管熊孩子的家长”等桥段,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亲身经历,所以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

  很多人对“道德绑架”深恶痛绝,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德绑架”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何以干起了“绑架”这种恶行?

  在关于道德的讨论中,人们常将道德分为多个维度。比如,公德和私德,必须坚持的道德和仅具有提倡意义的道德。不管对道德怎么划分,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在老年人眼中是必须坚持的道德,而在年轻人眼中可能就是止于提倡的道德,即所谓“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正因为道德标尺是模糊的,不同人对道德的运用也不同。一个群体声嘶力竭地主张某种道德,另一个群体可能就觉得自己被“绑架”了。

  “道德绑架”的另一特点,是公领域道德对私领域权利的侵犯。道德往往需要人们让渡一定权利,但是这种让渡必须是自愿、非强迫的。“道德绑架”经常打着道德的旗号侵犯权利,还伴随着贴标签行为,比如动辄要求“年轻人”“有情怀的人”该怎样。道德主张应当以尊重权利为前提,不能用道德剥夺一个人的权利,更不能用标签逼迫一个人放弃权利。

  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相对下降了。刚性的法律取代了道德的作用。法律讲究程序和技术性,不是某个权威制定和实施的,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人的交往也经历了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变化,法律也比道德对“陌生人”更有约束力。人口迁徙也淡化了道德的约束力,一个年轻人今天还在这座城市坐公交车,明天可能就搬到另一座城市了,“熟人”对他几乎没有约束力,他会觉得只要遵循法律底线就可以。

  当然,这不是说社会不需要道德了,而是社会对道德的评判标准变得多元化了。“道德绑架”实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冲突。冲突双方都认可道德是约束人的,只不过我不认同你提出的道德,我为什么要被你提出的道德约束?而且,道德的可约束空间也存在争议,私德与公德的范围也处于扩张与压缩的激烈冲突中。比如,对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究竟是公德还是私德,就发生了不少争议。

  进入现代社会,道德不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有限度地解决问题。是否支持国产片的问题。很多观众决定是否看一部电影,不是看这部电影背后多么有情怀、展现了多么崇高的道德观,而是通过口碑来了解电影是否真的好看,或者根据个人偏好确定是否掏钱去看。这是因为看不看一部电影,不再是理所应当的事,中国的大屏幕上每年上映那么多电影,观众显然承载不了那么多的道德——因此,打情怀牌甚至用“下跪”方式要求人看某部电影,就会被视为“道德绑架”。

  很多领域同样如此。人们厌恶“道德绑架”,不是因为心中失去了道德底线,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美好的情操和公序良俗,而是讨厌道德的滥用和越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