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你敢卖了大城市的房回老家?
任大刚
//www.workercn.cn2016-04-0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6年前,当我花200万元,贷款买下现在这套房子时,这个价位大概可以买下我们县城4套房子。几年来,上海房价不断攀升,从春节前持续到现在的暴涨,又相当于凭空涨出3套县城的房子。满打满算,600多万元的巨款,大概可以在我们县城里买下12套房子。我真觉得自己是村级成功人士。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但我偏偏就遇上了。

  县城的12套房子不能要

  我不懂得或不敢将房子用于抵押贷款投资做个生意什么的,这600多万元的数字对我来说,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更重要的是,我在县城置12套房子,靠收租度日,固然从此可以不用过朝九晚五的紧张生活,但这种腾挪,不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适应。

  首先是孩子的教育,我不能说县城的教育有多不好,它即便好,我也不敢拿她的前途去测试一番。其次,房子是夫妻共有财产,我要迁到县城,总要妻子同意,而她一个河北人,能到四川一个县城谋到称心如意的职位?我不信。再说,就算我放弃目前还算喜欢的媒体工作,但毕竟还算“年富力强”,总不能在县城里游手好闲成天泡茶馆,总要做点事情,但我能做什么?一年半载我也想不出。

  从财产的安全性考虑,一户人家在上海有一套普通住宅,真是再普通不过,但置换成县城的10多套房子,且不说被不尴不尬的人惦记,就是今天举棋不定的房产税一旦落定,你也是首先被征管的重点对象。还想安安稳稳做个甩手寓公?做梦去吧!

  再从账面资产角度看,迁往县城也不值得一试。这几年,县城的房价基本不再上涨,甚至有所下跌,而上海的房价却涨了3倍有余。未来会是怎样的走势?谁也说不清楚,但县城房子暴涨的可能性无疑要小得多;即便暴跌,更厉害的无疑是县城。

  即便来自乡下,在上海这种中国大陆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学习、工作,时间长了,回望县城生活,那里实际已经没有多少容身之地。关于这点,我在一篇《为什么小地方办事难》的文章中,表达了那种切肤感受,不再赘述。

  坐在写字楼格子间中,想象用上海或别的一线城市房子换取那种惬意的、闲适的、富足的县城生活,通过种种算计,发现根本没有可行性,对于像我这种只有一套房产的人来说,现在这套房子的功能只是居住,与乡下的农民房没有多大差别,暴涨暴跌,都与我没有多大关系:涨,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不过是心情莫名舒畅一些;跌,也影响不了我的生活,不过是心情莫名惆怅一些。

  房产成了万物的尺度

  今天中国大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只要有一套房,其家庭财产就有百万美元之巨,说家家都是符合美国标准的“百万富翁”,并不为过。但古今中外,房产在家产中的占比如此之高,罕有匹敌,所以这类中产阶级,十分让人困惑。

  几乎所有中产阶级都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随时对自己进行重新估价,包括我这种只有一套房子未必说得上是中产阶级的人,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中产阶级与房地产市场密切捆绑在一起,房地产市场看涨,则中产阶级财富暴涨,如果房地产市场看跌,那么中产阶级财富迅速缩水。从这种意义上讲,希望房价永远上涨、快快上涨的,不仅有地方政府,更有坚实的中产阶级民意。

  对中国大陆中产阶级来说,现金收入固然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但房产逐渐成了标注中产阶级身份的唯一准则。一个月薪2万元的公司中层干部,放在全球各地都算中产阶级了,但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城市,缴纳了首付款,还完房贷之后口袋里剩下的钱,未必比普通员工多多少。这种倒错,至少会持续10年以上,且人数不在少数。

  房价是中产阶级的新焦虑。近十几年来,总的趋势是大步快速上涨,一波行情没有及时跟上,几乎相当于白干几年工作,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账人人都算得清楚。

  一个家庭只有一套房产固然难以变现,但有两套以上的,也多不愿意变现,除了过去有巨大的升值事实和未来继续升值的想象空间,没有更稳妥、收益更大的投资渠道也是原因。

  对一个家庭来说,房产越多,它的居住功能越淡,越是划分社会阶层的尺度和投资手段,是家族兴盛与否的象征,并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越往大城市,这些特征越明显。

  不过,房产的所有这些附加功能,均建立在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之上,换言之,当房子租不出去或无人居住时,还不用等到金融系统出现问题波及房产市场,这些功能也就土崩瓦解了。对政府和城市中产阶级来说,房地产因之成为“大到不能倒”的行业。

  10多年来,唱衰它的声音一直持续不断,“狼”并没有如愿而来。但“狼”真的不会来吗?

  县城青年还要不要去北上广

  从县城的视角看,我似乎是个在北上广深发了财的人。但在今天的房价面前,县城青年去这些城市的风险收益比已经相当高了。

  不可否认,北上广深的机会与其他二三线城市相比要多很多,青年在这里更能体会工作和职业的荣耀,你更可能获得不期而遇的爱情,当爱情开花结果,谈婚论嫁之时,房子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又是一个坚硬的事实。如果家底不厚,那么很可能要沿着“租房-买远郊小房-近郊大房”的路径,走向中年。中间还要有不断的进步,包括职位的提升,技术的精进,产业的持续旺盛,配偶的协同,等等。一旦某个环节出了差错,避免不了生活的波折。

  没有人能够对任何人的未来作出清晰设计,然而形格势禁,大致的方向应该不会偏差到哪里去。我当然希望有更多的县城青年去北上广这些更为西化、更为现代的城市接受洗礼。但前提是,要做好为房子苦恼不堪的准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