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美丽的坚守,不该孤独绽放
朱 玲
//www.workercn.cn2015-09-11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扶贫必扶智,农村义务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让这份职业更加体面,让他们的守望不再孤单,我们合力同行

  他们是最美的园丁,有着最质朴却崇高的情怀。他们之中许多人,坚守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一辈子,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清贫的生活,却扎根乡土,全心奉献,用爱和责任托举起孩子们的未来。他们,就是中国的乡村教师。

  这是一支有着330万人的队伍。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时是472万。仅仅几年之间,乡村教师流失了142万人,30%的流失率,让本就人才短缺的教师队伍愈加岌岌可危。

  事实上,他们如果选择留下,我们充满感恩;他们如果选择离开,我们不会苛责。因为我们知道,日复一日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是件多么难的事。要付出和牺牲的,绝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有个人生活、职业领域的追求。乡村教师的奉献,需要歌颂;乡村教师的无奈,更需要理解。

  乡村需要教育,乡村教育需要教师。然而,招不到、留不住老师,已成为当前乡村教育的一大痛点。在甘肃省,10人以下的“麻雀学校”有3700多所,许多农村学校逐渐空心化,没有了学生,自然也就留不住优秀师资;在湖南省衡山县,乡村小学教师5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四成,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15%,少数乡镇甚至找不到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在许多农村地区,一个班的语、数、音、体、美等课程,全都由一位包班老师来完成,体育老师教数学,音乐老师教生物,“全科老师”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都说,读书改变命运,但“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却时时刺痛人心。北大、清华仅一两成学生来自农村,虽然这一比例在近些年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引导下,逐年有所提升,但城乡生源比例的失衡这一客观现实,不容否认。可以说,重点大学城乡生源比例的失衡,正是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真实写照。

  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师,可是我们该拿什么留住乡村教师呢?在农村当老师,工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谈婚论嫁都成问题,别提在职称待遇上谋求晋升了,如此窘迫的现实,又该拿什么去改变?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将其向乡村倾斜,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举措;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送了份最好的节日礼物: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了时间表,并且切实落实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对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这些政策红包昭示着教育改革前进的方向,也在坚定有力地表明国家层面对于发展乡村教育的空前重视。但有了政策,还要能落地,要让坚守在乡野的330万名教师实实在在受益,这其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生活补助各地发放是不是到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是不是畅通?能不能为乡村教师创造更多“充电”机会?能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走下来甚至留下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会一蹴而就,不同地区肯定会遇到不同困难,但方向有了,政策有了,只要踏踏实实往前走,一定会看见曙光。

  今年,浙江省建立了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对在比较艰苦或地理位置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进一步增加津贴,原则上每月每人不低于300元。此外,近年来不断推出的“地方版”支持乡村教师计划、农村教师任教津贴等政策,红利已经开始释放,让不少乡村教师感受到了温暖和重视,愿意放弃在城里教书的机会,坚守乡村。

  扶贫必扶智。农村义务教育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让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有更多的获得感,让这份职业不再与“清贫”、“艰苦”挂钩,而是更加体面,让乡村教师的守望不再孤单,路还很长,让我们合力同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