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宽恕和解谱写中华民族的光辉博大
//www.workercn.cn2015-09-02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宽恕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宽恕与和解必须建立在被宽恕者对自身罪行的承担上。对日本否认其对外侵略历史、否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企图,中国政府和人民无论如何也不会宽纵。

  1945年8月,日本不得不接受投降的命运。曾经随国民党远征军入缅作战、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黄仁宇,在参与对日受降工作中,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在战场上与日军“分外眼红”的中国上尉连长,在作为“监工”管理已投降的日本军人时,竟然与三四名日本军官勾肩搭背从旁边村中一家餐厅回来,那晚是上尉连长自掏腰包,可能花费了半月薪水。黄仁宇说,“我深信这个受过不多教育的上尉心肠太好,我也了解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某些要素具有持久的活力,展现在老百姓的对外关系上。”

  这就是战后中国在处理日本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宽恕。在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当即发表了中国对日本“以德报怨”的著名讲话。那些放下武器、表达出悔意的人,便不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人群。完成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某种自然天性,另一方面,不言而喻又经历了当事者复杂的心理纠结。

  中国人的人性光辉,在战后日本侨民的遣返和在华日本遗孤的处理上,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从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1946年12月止,近300万日俘日侨从中国遣返回国,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遣送人数最多的人道主义遣返奇迹。在遣返的过程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民没有以暴易暴,而是慈悲为怀,提供了大量帮助,使日本侨民顺利返回。在遣返日本战俘与侨民的过程中,中国人贯彻了持续至今的一种思路,那就是把日本军国主义者与日本人民区分,做到只以日本黩武军阀为敌,不以日本人民为敌,对日本人民和放下屠刀的日本军人,不存报复之心,更无报复行为。这让被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和战俘都深受感动。

  在日本战败撤侨后,还曾经遗弃大量孤儿,他们总数在4000人以上,这些病饿的无家可归的孩子,被数千户中国老百姓接纳并抚养长大,中日建交后大部分回到日本,成为了中日友好的最积极推动力量。1999年8月21日,1450名日本遗孤自发捐款,在中国沈阳建起了一块“感谢中国养父母碑”,碑文中写道:“为中国养父母的伟大精神与崇高事迹传颂万世,为告诫后人不再重蹈历史覆辙,特立此碑。”

  无论是国民党政府,还是后来的共产党政府,都放弃了对日索赔的权力。这与甲午战争后,日本向中国大量索赔形成了鲜明对比。免除日本赔款和遣返日本战俘与侨民,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日本战后复兴的基础,日本既免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又增添了在虚脱与混乱中重建所需要的人力。不仅如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政府还破解历史仇恨,向日本伸出橄榄枝,在上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自晚清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军国主义者将与中国的战争,定义为“文明”对“野蛮”的较量,反复向世界辩称日本已经“脱亚入欧”,与先进的欧洲文明融为一体,而中国一直还停留在传统社会,方方面面都落后于现代文明。中国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选择对日本宽恕与和解,较之日本在侵华战争包括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恶,究竟谁为文明、谁为野蛮,一目了然。

  中华民族的光辉博大,既承于传统,又是一种现代理想。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反侵略、求解放的民族主义,与当今世界所见的排他性民族主义思潮有本质性的不同,前者是一种内契了世界主义精神的思想追求,她追求的不单是一族一国的解放,而是人类的普遍自由、平等与正义。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会给予亚非拉被殖民国家那么多声援和帮助,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历程,相当程度上也是受中国所感召。中国战后对日本人民的态度,也体现了这种光辉博大的民族主义精神。

  但宽恕又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宽恕与和解必须建立在被宽恕者对自身罪行的承担上。对不承认侵略历史的思想和行为,是没有必要予以宽恕的,宽恕无异于放纵罪恶。对日本否认其对外侵略历史、否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企图,中国政府和人民无论如何也不会宽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前日本政府最需要做的,是勇敢面对侵略历史,承认战争罪责,谨守和平宪法,坚持和平主义路线,牢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惨痛损失,汲取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冒险政策失败的历史教训,并尊重战后国际规则尤其是东亚地区国际秩序,使中日两国人民、东亚各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久共享和平发展与互利多赢之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