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国平评论”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
//www.workercn.cn2015-04-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网讯 (记者杨召奎)4月26日,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话语与实践——“国平评论”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召开。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浙江省网信办有关领导出席,新华网、人民网、工人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网、搜狐网、腾讯网等媒体评论部负责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新闻学院的教授共2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研讨会。

  据介绍,“国平”是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评论作者组成的网络评论队伍。一年来,“国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和中央中心工作,及时做出准确解读评论,已推出《从梁家河读懂中国梦》、《习近平着力塑造中国“醒狮”形象》等200多篇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政论作品,成为代表互联网正能量的内容提供者。“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2月11日揭晓。“国平”荣获“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的国际舆论场、话语创新和舆论引导力等方面对“国平评论”进行了深入研讨。

  人民网观点频道主编文松辉认为,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力建设,要关注三个方面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评论的“时度效”(政治意识:精准是关键);二是读者的需求和感受(产品意识:讲好故事打动人重要);三是传播的渠道和形式(平台意识:传播体系建设是重点)。

  “‘国平’的很多文章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尤其是精准这一点,表现地非常突出。如《清除腐败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举》、《中国不点头,日本入不了常》等与中央精神高度一致,权威到位。”文松辉说。

  《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认为,“国平评论”是主流时政评论的典范。“‘国平评论’立足当下最重要的时政问题,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及时准确地发出权威声音,对于受众客观全面地认识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体现了大局观、时效观、受众观、传播观。”石述思说。

  石述思还对“国平评论”提出了新期待。他表示,“如果立足未来全媒体发展规律,由于移动互联带来的更加碎片化、视觉化的变革潮流,未来主流时政评论在表达方式的创新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可以通过标题、行文以及传播渠道模式等方面的突破,去进一步赢得受众的喜欢和认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芝晓从语言学意义上评论了“国平评论”的语言特色。他指出,“国平评论”作为国家政治话语的传播,时代语感不仅是写作特色,更是反映了评论工作者对传播规律的努力掌握与正确运用——既有态度严肃、思考严密、逻辑严谨的一面,又有贴近实际、面向全球、生动传神的一面。这样的文风不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的党风转变,也体现了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自信与能力。

  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副主任吴黎明提炼出国平评论的关键词为:鲜活、情怀、创新。“‘国平评论’语言风格上接地气、口语化,敢大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另外就是有情怀,体现出对党、对国家、对‘中国梦’真诚的爱。再一个就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吴黎明说。

  研讨会是由中央网信办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