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文汇报:真正考验的是科技与人性的结合
//www.workercn.cn2014-06-10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提升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效率,那么中国互联网今后的发展,也许更应该从单纯追求效率向兼顾公平转变,应该尽快确立“信息扶贫”的观念,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让脱网人群、非移动互联用户尽快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

  2014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联接改变世界:下一个50亿”。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全球10亿用户的生活,但是全球还有50亿人没有“移动”起来。让未来的一切都进入移动状态,并争取成为全球移动新生活的大赢家,显然是“联接改变世界”的真正动力,并由此引发了“如何赢得下一个50亿用户”、“如何成为下一个50亿的公司”、“下一个50亿的产品在哪里”、“下一个50亿的未来”等一系列的思考和行动。

  移动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迈克尔·塞勒在《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断言:移动浪潮其实就是所有移动网络支持的手机软件所推动的财富浪潮。

  从智能软硬件、手机游戏到移动医疗、移动金融,实体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正不断快速地软件化,若干领域传统实体企业的破产和虚拟企业的崛起,正在改写财富版图。

  移动互联借助移动计算技术和社交网络两大利器不断攻城掠地,社交网络大幅提高了电脑设备的使用率,而移动计算技术则增加了社交网络的效用。移动互联把信息即时地带给了任何环境下的人们。传统电信、IT、媒体业、娱乐业、零售业已经被移动互联重塑,而金融业,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也会被移动互联重新洗牌,教育、医药、安全等领域也将承受移动互联的冲击。

  随着移动互联与其他领域,特别是与大数据分析的结合,移动浪潮正所向披靡。同时,硬件设备智能化也在不断加速,未来十年,预计将有100至200亿个实物通过传感器接上移动互联。美国的一家汽车保险公司已经应用远程信息处理设备,对客户的实际驾驶行为展开实时监控,并以此为依据对保费进行相应调整。

  移动互联在改变公众阅读、购物、娱乐、社交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快了现金软件化的进程。移动支付通过发展入口、场景、支付三管齐下的模式,突破了仅仅“支付”的小格局,精准地定位消费者偏好、需求波动和区域化差异,联接到每一个消费者及其所需要的服务。

  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

  联接改变了世界,当然也改变了中国。从1994年4月20日第一条公共互联网线路开通至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据工信部预计,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随着宽带中国、4G网络建设加快,未来移动消费还将进一步提高。

  但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扩散存在着不均匀现象,既有许多“超链接”人群、企业和机构,也有许多人无法或者仅初步接触到信息和通信技术,他们很容易丧失从新知识型经济中获益的机会,他们生活的不便利,往往被移动互联加剧了。手机打车软件的盛行,让脱网者、非智能手机用户的挫败感油然而生。随着传统服务平台被网络服务平台不断“吞噬”,网络平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除了服务便利之外,沟通交流方式、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等,也在加剧信息使用的“贫富分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国网民的整体规模增长空间已经有限,手机上网成为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因此,信息“贫富分化”的情况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数字鸿沟有不断加剧的可能,并衍化出权利鸿沟,最终影响产品和服务获取的公平性。这无疑会加剧数量庞大的特定人群“被抛弃”感。如果说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提升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效率,那么中国互联网今后的发展,也许更应该从单纯追求效率向兼顾公平转变,应该尽快确立“信息扶贫”的观念,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让脱网人群、非移动互联用户尽快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来。

  信息泛化两面观

  移动互联让我们习惯于连接状态,无论是独处还是社交,我们随时随地查看手机,分享情感与想法。信息体量伴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飞速膨胀,信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流速也越变越快,这加剧了信息的泛化,甚至导致了信息过载,焦虑感和压迫感也无处不在。

  移动互联把世界推送给你的时候,同时也把世界变小了,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社交媒体里往往只有很少的事实和很多的意见。140字的限制造就很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不符实。你能选择微博关注的对象,但是在微信,因为你唯恐被各种圈子拉下,你就不得不忍受各种分享信息的轰炸。你可以淡忘眼神交流,你可以用表情符号取代感同身受,你也可以绝缘孤岛共同体之外的社会声音。

  移动互联从内容到使用时间都具有显著的碎片化特征,查询信息的耐心有限,持续的注意力也有限。但是碎片时间和碎片化阅读,依然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更个性化的定制、更精准的信息推送、更节省的时间和流量,能够换取更多的用户驻留时长,获取更多的商品推荐机会。但是信息被动推送、信息过载,同时也成了自由思考的障碍。

  获得2014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她》,是一部在上海取景的科幻电影,讲述了男主人公与他的移动设备的人工智能系统的爱情。人类渴望亲密关系,却又害怕被太过亲密的关系捆绑,诱人的科技似乎完美地填补了人类生活中的不足:我们始终被陪伴,我们一直被满足,哪怕没有血肉相连的友谊,哪怕没有肌肤相亲的爱情。不幸的是,人机互恋制造的只是一种假象,它证明了我们仍然非常脆弱,科技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走出情感困境,科技提供了便利,却也让我们更深地封闭了自我。这也许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一个绝妙隐喻。物理学家霍金告诫过我们:“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历史最大事件,若不懂得如何避开风险,这也将是最后的大事。”科技与人性如何完美结合,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大主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