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中国教育报:打通职教“断头路” 构建成才“立交桥”
//www.workercn.cn2014-04-29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政府的作用不仅是号召引导,而更多地应因“市”利导,在就业市场准入,职业资格认定,艰苦职业学费减免等方面尽快出台政策,使职业教育市场日渐利好。

  在日前召开的产教融合战略国际论坛上,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的《驻马店共识》指出,要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据媒体报道,论坛上有论者称,“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必须打破,为技术技能人才打通上升通道。”要通过转型发展,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个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在今天的中国,认识到职业教育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如果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可以选择的话,把职业教育作为子女升学优先选择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困境”。

  20年前,笔者曾亲历我国职业教育突破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向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发展的艰难历程。当时,视中等职业教育为“终结性教育”的传统观念所产生的巨大阻力,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至于当时有关领导不得不一再强调:要不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试点后用实践来验证。所幸的是,试点院校没有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用高就业率证明了中央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这一决策的远见卓识。

  1999年1月,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发布了《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决定在1999年的招生计划中安排10万个招生指标,用于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从此,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蓬勃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5年后的今天,职业教育又到了层次要不要提升的十字路口。回顾这段经历,我们就可以明白打破职业教育“断头路”的紧迫性。

  当前,现实中阻碍职业教育上升发展之路的惯性势力依然很强大。如何扫除障碍,实现突破?笔者有几点建议。

  首先,如今的职业教育是两头都“断了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向上发展的同时,先要向下发展,即必须实现初等职业教育的再发展,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夯实。取消或弱化初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视职业教育为“终结性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然,初等职业教育的再发展,不是恢复当年的职业初中,而是把初等职业教育纳入现行普通初中教育中,走职普融合之路,在中学生中普及职业知识,增强基本技能,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动手能力。从长远来看,这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职业素养,又为青少年将来选择职业教育作为成才之路打下了重要思想基础。

  其次,现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但要以人为本,还要以校为本,需因“市”利导。据笔者调查,一部分地方高校对转型发展并不积极,多持观望的态度。观望什么呢?笔者认为无外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学校发展的政策。校长们对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心知肚明,担心改为职业教育本科后,政策环境不配套,就业和生源两头受损,从而费力不讨好。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心态本也无可厚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作用不仅是号召引导,而更多地应因“市”利导,在就业市场准入,职业资格认定,艰苦职业学费减免,院校设置要求,教学评估指标、教师职称评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合作企业税收减免等方面尽快出台政策,使职业教育市场日渐利好,校(院)长们肯定“不用扬鞭自奋蹄”,争相转型,争做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先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重大战略,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如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终身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如何搭建?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从理论层面先回答,再从实践中来验证与破解。理论研究到位,从顶层设计入手打破职业教育发展“断头路”格局,就能筑建职业教育发展的通天大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