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人民日报:“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深化改革看两会①//www.workercn.cn2014-03-0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改革里有中国化蛹为蝶的秘密,更有中国乘势而上的动力。人们关注两会,希望以改革为动力,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构建一个和谐共享的社会,凝聚当代中国攻坚克难的共识

    春回大地,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而至。通过这扇了解中国走向的重要窗口,世界能看到什么?

    “中国正在自信中深化改革”,国际评论敏锐抓到了这次两会的关键词。无论是关注政治风气还是聚焦经济脉动,“改革”二字,都可谓举足轻重。这甚至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气质,“中国领导人和民众的改革激情”让世界赞叹。

    的确,如果说有一个词沉淀了过去30多年中国人的记忆与情感、寄托着未来30多年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这个词一定非“改革”莫属。为什么我们对改革如此充满激情?改革里有中国化蛹为蝶的秘密,更有中国乘势而上的动力。当此中流击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的判断,击中了一个国家能引来最大共鸣的弦。

    一年来的成绩单再次证明,改革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经济稳中向好,源于宏观调控的新思路、结构调整的新举措、市场改革的新活力;民生持续改善,离不开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政策、医疗教育养老的新投入、促进充分就业的新办法。从建立上海自贸区加快开放脚步,到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发展转型;从简政放权铁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压低“三公”经费提升治理效能……很少有哪个年份,改革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中激发如此多的动力,能在如此广的范围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一轮改革大潮起势,带来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发。

    “这是一个有强烈改革取向和强烈责任意识的领导集体”,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专注解析《决定》的外媒就曾这样感叹。而今,刚刚拉开序幕的全国两会上,改革议题自然备受关注。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经济特区、乡镇企业、承包租赁、沿海开放等成为热词,到90年代市场经济、下海、分税制、汇率并轨等引来热议,再到新世纪结构调整、扩大内需、住房制度等汇聚焦点,两会上说些什么、议些什么,标注着改革风向;两会能通过什么、决定什么,更关系到发展进程。

    人们关注两会,希望以改革为动力,塑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活力从何而来?去年,一个“营改增”,就给企业减税超过1400亿元,2014年,试点能否向更多领域铺开?4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简政放权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下一步,能否更清晰地确立“权力清单”,让市场主体更好地成为“发展的主角”?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激发市场活力与潜力,正是深化改革主战场。

    人们关注两会,希望以改革为动力,构建一个和谐共享的社会。医疗、教育、环境……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公众的幸福感。淘汰小锅炉、取消黄标车,“会呼吸的痛”能不能减轻?平均教育资源、破除户籍壁垒,“起跑线的不公”会不会缓解?通过异地升学等让农民工安居城市,通过大病统筹等让人人病有所医,通过养老并轨等免除后顾之忧……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就能把握改革的出发点,踩准发展的落脚点。

    人们关注两会,希望以改革为动力,凝聚当代中国攻坚克难的共识。从八项规定到“约法三章”,作风建设积累社会信任:“三公”经费支出减少35%,公开透明提高行政效能。单独两孩政策启动、劳教制度废止、信访制度创新……改革“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共识不断凝聚的过程,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13亿人同心干,还有比这更磅礴的发展力量吗?

    “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两会开幕,未来10天里,希望代表委员们的思想砥砺,能推动改革的前行,带来国家的大发展、社会的真进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