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文汇报:以诚信基因培育社会信用体系
//www.workercn.cn2014-03-04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是实践主体,这决定了规范公民个人的“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尤其要注重培养公民的诚信品格

    信用缺失仍是发展中突出的“软肋”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是内心的态度,信是外在的行为,诚信要求公民诚实劳动、以诚待人,为人处世讲信用、守承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

    近年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从金融、经济到社会范畴,从一行业到多行业的发展历程。截至2012年底,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为8.2亿自然人和1859.6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看,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诚信意识,社会对于诚信教育的缺失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存在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信用信息使用渠道不畅通、缺少信用体系的约束与惩罚等问题。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甚至有些出口的劣质产品已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形成了一定的负面看法。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各种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是实践主体,这决定了规范公民个人的“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尤其要注重培养公民的诚信品格。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社会诚信,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某种程度上可谓“社会的基因”。健康的市场经济,诚信是基石;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诚信是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抑制不诚信行为,对鼓励创业就业、刺激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也极其重要、势在必行。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一是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政务微博、政府发言人和听证会制度都是很好的尝试;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在保护涉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用信息的基础上,推动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设,小到考试作弊、乘车逃票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都可能被记入诚信档案,进而影响到个人今后的就业、贷款等社会活动。依法使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透明、可核查,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三是用好社会力量。企业要把诚信经营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切实做到重合同、守信用。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四是加快推动立法。完善诚信责任制度和失信问责制度,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列入立法规划尽快推进实施,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共鸣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也蕴藏在传统文化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通过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充实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比如前一段时间开展的关于“家风”、“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题调查,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讨论。人们在聆听别人的同时,也在自己身上寻找着答案。因而各级宣传部门也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展开关于诚信的讨论和调查,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共鸣。

    诚实守信的典型同样可以是在平凡的岗位一如既往默默实践着的人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事迹,积少成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声音。“放心面包”、“良心秤”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社会大众个体对于诚实守信的一种坚守。

    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年轻一代的主要单位,在诚信教育上还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首先要将诚信建设摆在更高的位置,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进而逐渐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其次,各级教育部门也可利用广播、校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加以宣传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选择道德诚信。再次,还可以尝试以制度机制规范学生行为,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互评机制。

    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每个社会个体要在主观上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诚信自律的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广播信任的“种子”,敞开心扉,真诚相待,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价值规范体系,社会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持续努力,就可以打造更好的信用环境。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