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编外谈-正文
盘点:纠正“四风”问题没有休止符
//www.workercn.cn2017-12-19来源: 中工网综合
分享到:更多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对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向全党发出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的行动号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为肇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也应清醒看到,“四风”问题依然树倒根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不可忽视。无论是“调研现场成秀场”、“脸好看事难办”,还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大搞“材料政绩”,种种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充分说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从媒体的报道来看,问题同样值得注意。一些地方的扶贫考核过于频繁,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地方年终检查评比泛滥,加重基层负担;有的干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作风简单粗暴,处理问题存在“一刀切”“一阵风”,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有的干部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热衷造“盆景”、树“样板”。现实警示我们,纠正“四风”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下去、抓到底。 [全文阅读]

 

纠正“四风”问题需要更多背后故事

  一直以来,不管是中央纪委,还是地方各级纪委,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一直是不折不扣,几乎几周都有通报违反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遏制“四风”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八项规定要求的进一步深入和反对“四风”问题的坚持,被通报的反面典型也会越来越少,这就让一些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问题也是一阵风,打击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弱。
  同时,因为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的干部数以万计,这些干部被处理后,到底有没有改正,现在都在哪些位置上,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想搞清楚却又无从去了解的问题。原来的曝光通报都是负面问题,而福建省通报曝光三起典型“四风”问题之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开创了通报曝光改进问题的先河,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全文阅读]

 

“摆摆表现”,对隐形“四风”露头就打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篇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中时弊的指示,具体明确的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应该说,这几年来,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在各级党政机关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的持续高压下,党员干部都受到了“猛击一掌”的警醒,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工作作风不断好转。
  然而,不良作风就像“牛皮癣”,一旦放松警惕,就容易复发。前不久,就有媒体刊文指出,在不少地方,领导干部虽然“沉下去”调研更勤快了,但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苗头。有的领导干部调研时,人到心不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则用指示代替调研,尚未摸清情况,就“瞎指挥”;还有的喜欢锦上添花,去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去情况复杂、问题多的地方调研少,以至于有的乡镇成了“被调研明星乡”,光一年,就有500多批次领导来调研。如此种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建设必须久久为功。 [全文阅读]

 

坚决防止“四风”变种反弹回潮

  “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四风”树倒根存,不收敛不收手的情况仍然存在。媒体调查发现,“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主要有: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全文阅读]

 

纠正“四风”就得拿出过硬措施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驰而不息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在“四风”之中,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直观、标准容易掌握,纠正效果明显一些;相较而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较难定性,容易改头换面粉墨登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四风”任重道远。
  “四风”体现在某些领导干部的身上,但作为作风问题,其实带有普遍性。据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些地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做法,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基层的脱贫攻坚工作。还有基层部门反映,他们一年要收到上级各类文件数千件、会议通知几百个。这些文件、检查、考核既是形式主义的表现,也是官僚主义的征候。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逼出基层单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全文阅读]

 

对“四风”问题时刻保持警惕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有10种表现:比如“表态多调门稿,但行动少落实差”、“‘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不考虑客观实际,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等等。这些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也是长期为公众所深恶痛绝的。
  前段时间,有媒体透露,内蒙古一旗县深陷扶贫检查“怪圈”,扶贫评比半年搞5次,一次迎检花费20万元。如此“迎检”,真的让基层“伤不起”。这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容易耽误“正事”。媒体还报道,东北一个乡党委书记抱怨,“这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临近年终,频繁的检查评比让其倍感压力。 [全文阅读]

 

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如今又出现了种种变体: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纷纭复杂的“四风”乱象,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说明侥幸态度、特权思想在一些人心里始终存在,依然会以种种形态表现出来。这也提醒我们,纠正“四风”的成果是巨大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切不可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
  “四风”的新形式、新表现、新动向,要求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谋划改进,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渠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驰而不息正作风,形成更具震慑力的态势,决不让“四风”反弹回潮。同时,我们要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纠正,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日益细密的建章立制,培育崇清尚简的制度文化,使党员干部队伍长久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最终形成对“四风”零容忍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全文阅读]

 

让隐形“四风”无处遁形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商场、酒店,不管是购买“金银月饼”还是“平价月饼”,为了给顾客提供“报销便利”,多家商店都可给消费者提供办公用品发票。就在近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还通报了这样的问题:仙桃市沙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某等7名党员干部为了不公开操办婚宴和高考升学宴,均通过微信传布“喜讯”,不收受现金,然后专门邀请发送了微信红包的同事到酒店吃饭。
  树倒根存。与矿泉水瓶装茅台酒一样,将月饼藏进办公用品也好,用微信收受红包礼金也罢,都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的隐形“四风”问题。挖空心思地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目的,在于让不能摆在明面儿上的公款送礼、违规操办喜宴等“暗度陈仓”。这些看起来并非赤裸裸地对抗明文禁令的隐形“四风”问题的背后,依然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纪律的藐视。这些人抱着一种侥幸心理搞见不得光的“地下活动”,自认为能在遵守纪律与追逐私利之间实现平衡。 [全文阅读]

 

加速摘帽才能根治协会“四风”

  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兼职取酬、滥发津补贴、行业会议泛滥、官味十足……近日,有媒体调查显示,部分协会学会商会“四风”蔓延,不收敛不收手态势未得到遏制。如何防止行业协会学会成为“四风温床”乃至“反腐洼地”,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行业协会学会“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监督管理不力是重要原因。从内部监督看,有的行业协会学会制度不健全,会员大会和理事会没有发挥民主决策作用,在一些重大事项、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有的财务管理混乱,存在账外设账、公款私存、虚报冒领等问题,甚至被搞成本部门的小金库。从外部监督看,上级单位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年检进行程序性监督,而年检本身也主要是审查被检单位的上报材料,很难算是有实质意义的监督检查。 [全文阅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