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编外谈-正文
虚拟现实,一场空花幻月?
周怀宗
//www.workercn.cn2016-12-14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虚拟现实技术又名VR技术,被称为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爆发,2016年又被人们称为VR元年。过去一年中,VR产业确实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VR创业者,都能够顺利获得投资,证明人们对这个新兴产业的青睐。

  然而,开局良好,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实际上,VR产业刚刚热起来,就已经遇冷,大量创业企业崛起的同时,伴随着更多的企业倒闭退出,VR企业裁员、老板跑路的消息不时传来。有数据显示,80%的VR企业,在这一年中出现,随后又消失不见。VR泡沫的批评一直不绝,许多批评者认为,技术不成熟、盈利模式未显现、企业短视逐利等诸多原因,让这个原本可以创造“新世界”的技术,一直停留在空花幻月的阶段。

  ●主持人说

  科学的瓶颈是伦理

  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可能伴随着社会伦理的重新调整。新石器时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却让母系社会逐渐崩溃;从流浪到定居,让人们生活安定,但也带来的等级制度;物质产品的丰富让人能吃饱,但也带来私有化……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几何式地膨胀,伦理问题就更多,炸药、原子能化工技术、克隆、人工智能、互联网、纳米材料……几乎每个重大的科技成果背后,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伦理难题,有人曾对基因技术发问,究竟是科技的革命,还是道德哲学的革命?

  《庄子》里,那位灌园的老翁,宁愿抱瓮汲水,也不愿意用水车,他觉得“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看起来泥古不化,但背后却隐藏着技术革新和伦理革新之间的错位。英国十八世纪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则提出了另外一个悖论,即马尔萨斯陷阱:人类发明新技术,使生产出现盈余,导致人口暴涨,而暴涨的人口有快速消耗盈余,让人们回到以前的生活水平,甚至更低。

  VR技术同样有大量的伦理悖论,比如虚拟现实中的犯罪如何界定?游戏中的暴力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沉迷问题?沉浸于虚拟现实,会不会让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冷漠……就连虚拟现实技术的先驱和命名者杰伦·拉尼尔,也曾公开发出警告,“虚拟现实的伦理问题,比人工智能更大”。

  对人类来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无异于创造另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面对新世界的到来,不应该只是沉浸于开天辟地的兴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究竟要一个怎样的新世界?

  ●正方

  泡沫的背后是机遇

  VR产业有泡沫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定论,但在我看来,VR不能说完全没有泡沫,但也远远没有达到需要重视的地步。

  之所以有大量的企业进入即死亡,原因并不在于泡沫,而在于VR是一个有门槛的技术,企业在不够熟悉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无法预测风险,不懂如何操作,难免会投资失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则是,VR毕竟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它本身远没到成熟的地步,还是技术开发的阶段,它的商业链条自然也还没有建立,没有完整的商业链条,企业的发展和盈利,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人们把2016年称为VR大爆发的元年,是技术大爆发,而不是产业大爆发,产业的爆发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既然是元年,泡沫一说就不通。这个判断,是建立在VR技术本身广阔的前景之上的。

  VR有没有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VR的市场非常大,虚拟现实既然被称为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那么它的影响力,就绝不仅仅是现在这样,可以说,VR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展开,它的市场前景很好,是一个值得关注,也值得期待的产业。因此,VR企业,也完全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庞然大物。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有泡沫,甚至泡沫非常大呢?问题恰恰出在元年上,一切从头开始,摸索、失败、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一步到位的技术、一开始就成熟的产业并不存在,相反,可能要经历太多的失败才会成功。

  有几个例子可以参考,上世纪八十年代,摩托车开始进入市场,最开始的时候,非常危险,100个人开摩托,80个人遇到危险,这个产业有问题吗?不是,是人们还不熟悉如何驾驶它。再如煤气罐,煤气罐有危险,可能爆炸,开始的时候人们不敢买,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需求,只是不会正确地使用它,后来煤气罐普及了,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危险。

  一个比较相似的例子是互联网,互联网产业刚刚出现的时候,大量的企业进入,风投投钱,然后倒闭,和今天的VR何其相似。今天看来,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些大浪淘沙中倒闭的企业,没能看到互联网产业的盛世,唯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品尝果实。

  这其实也是许多产业共通的道理,有人认为是泡沫,有人认为是机遇,我觉得,即便把现在的局面称为“泡沫”,它的背后,也隐藏着机遇,只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抓住这个机遇。

  怎样抓住机遇呢?无非就几点,坚持技术开发,让技术进步更快、更成熟,真正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建立完善的商业链条。

  技术要变成生产力,变成产业利润,需要完全的渠道加以转化,技术不进步,产业就不会发展,但同时,没有好的产业模式,技术也只能留在实验室里,或者只有那些单调的产品,最终限制产业发展。就好像互联网产业,同样经历了漫长的产业发展过程,才逐渐建立了覆盖各行各业的商业链条,才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润。如果仅仅当作通讯工具,当作发表新闻的门户网站,当作聊天室、论坛,互联网产业还有今天的规模吗?VR产业必然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从单纯地把人带到一个虚拟场景,到从这个技术中开发出无穷无尽的内容、产品、服务模式、产业模式,那时候,再论英雄不迟。

  ●反方

  虚拟现实应用有限

  目前看来,虚拟现实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可能在游戏里的前景更广阔一点儿,但在其他方面,仍旧乏善可陈,我体验过VR产品,首先,它虚拟的现实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真的一样,最起码无法获得触感、味觉、嗅觉等。

  其次,这个技术叫做虚拟现实,但到底有多少现实需要虚拟,我们本身就生活在现实当中,再去虚拟一个,有多少价值呢?要看涛生云灭,那就去海边山顶,要看非洲草原,去非洲就可以了,一定要戴个眼镜才能看吗?当然,确实有一些场景是现实中没有,或者不容易体验到的,比如体验一下古代生活,感受一下战场的激烈等,虚拟现实可以发挥作用。但即便如此,它的市场也是有限的,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当有限的市场中,突然进入了这么多投资,必然会吹起泡沫,这毫无疑问,更不用说,这个技术所催生的产业,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过度地渲染它的意义,并不适合。

  当前,很多国家都把数字模拟作为前沿科技,加以研发,但也不是说一窝蜂地全都跑到这个行业里淘金,确切地说,它没有那么高的含金量,也还没到淘金的时候呢。技术上的难关都还没有攻克,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真正的虚拟现实,还有太大的差距。

  但在我们这里,这个不成熟、还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却已经引来投资的热潮,一时间蔚然成风,好像投资VR就是引领潮流,就能改变世界,也能让自己盆满钵满,结果一地鸡毛,风投没能获得回报,企业倒闭,没倒闭也在煎熬。

  怎么就弄到如此地步了?我想首先和这些年来行业投资的惯性有关,我们经历过太多类似的事情,光伏产业,市场前景比VR更好,结果一拥而上,然后又一哄而散。现代农业、庄园农业,当初也被称为引领潮流的产业,还是一拥而上,然后稀里哗啦,再一哄而散。

  转型时代,浮躁的风气一直都是许多人批评的顽疾,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脱实向虚,都是浮躁的反应,表现在风投上,就是追求短期利益,想挣快钱,狂热的赌徒心理,最好能一把赚够,但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几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都在证明,投资机构一直都在寻找短平快的赚钱机会,寻找暴利行业。

  VR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也是个不错的机会,但实际上,它本身还需要很多准备,才能真正具备成为一个成熟产业的条件。比如研发的问题,研发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不可能投入进去,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其次,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而目前很多投资,都是短期化的,希望短期就能有回报,如果看不到就撤资,企业当然就坚持不下去了。

  毫无疑问,VR制造了一个泡沫,这个泡沫中的多数,最终都将以失败的姿态离场,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在文化上、伦理上、经济上多方面的失调。尤其是创新,很多年轻人把创新看得太轻松了,以为进了一个新技术的领域,开一个公司就是创新,其实恰恰不是创新。一个社会,永远需要创新,但真正的创新,更需要脚踏实地地一点点累计,只有基础稳固、底蕴深厚,才能一朝爆发,绝不是头脑一热,找几个年轻人,组建个公司就能创新,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能创造出新的产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