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编外谈-正文
“女性专用”保护还是歧视
//www.workercn.cn2016-11-23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争鸣

  观点激烈交锋的背后,是社会进步的期待……

  近日,住建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各地应因地制宜,在新建和改建公厕时,按照3:2的比例设置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严格按照新标准提高女性厕位比例。

  新标准出台,有人叫好有人反思,即便是女性主义者,也有不同的意见。赞同者认为符合女性需求,解决女厕所门前队伍更长的实际问题。而反对者则认为“特殊照顾”,意味着女性被视为“弱者”“被照顾者”,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其实,不仅是厕所的问题,世界上许许多多“女性专用”设施,或者“女性特别”的观点,都会引来类似的争论,比如“女性专用通道”“女性专用车位”“女性专用海滩”“女性专用车厢”等。

  ●正方

  更宏观地看女性政策

  夏吟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我认为厕所的特殊比例,考虑到女性的实际需求,是一种合理的措施,值得肯定。至于说是不是涉及到男女平等的问题,我想应该做更宏观的观察和判断。

  所谓平等,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实质上的平等和形式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厕所,空间也好,坑位的数量也好,都一模一样,生活中的其他东西,也都如此。实质上的平等,则更是一种宏观的、需求上的平等,不需要每一件事、每一个设施都去衡量是否一模一样,而是从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它是否保护了男女之间平等权,既不能侵犯女性的平等权,当然也不能侵犯男性的平等权。

  男女平等不仅是女性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中所有人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追求目标。但事实上,由于历史的原因,漫长的男权社会所遗留的观念、价值、习俗甚至法律,使得女性在今天,仍旧处在弱势,比如说女性的参政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比较弱的,再比如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女性可能会碰上比男性更多的困难,再比如,农村妇女,在土地权益、继承权甚至社会福利等多方面,都存在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的现象。

  我不认为社会中一些对女性的所谓“照顾”措施,会使男性权益受到伤害,恰恰相反,这些措施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女性的平等权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人类从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基本上也就进入男权社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女性的觉醒、女权的伸张,仅仅只有两百多年,女性权利观念的普及,仅仅几十年,这么短的时间里,几乎很难完全改变男权的强势状态,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歧视女性的法律。

  即便是法律规定的女性权益,也未必总能实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男性和女性在法律上必然会越来越平等,但现实的进步却远没有那么快,尤其是在一些观念相对滞后的地区,比如一些农村,乡规民约仍旧发挥着作用,它们不是法律,甚至与法律相悖,但确确实实影响着生活在那里的人。

  有人觉得,不存在什么“特殊权益”,如果女性有更多的权益,本身就是不平等。这样的表述没有问题,确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女性并不特殊。问题在于,人类数千年的男权社会中,并没有把女性当做一个和男人一样具有相同权利的人。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不应漠视。女性主义者陈述这个事实,并且在努力改变它。让社会中的所有人都一样,这样的主张是好的,愿望也是好的,同时也正是女性主义者所想要达到的。但不能因此说男权社会这个历史事实以及它的影响不存在。

  而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去促进和推动男女平等,不应该把这些特殊的方法当作男女不平等甚至女性反过来凌驾于男性之上的证明,至少迄今为止,女性仍旧常常处在弱势状态,而非相反。回到厕所问题,如果说女性厕所数量更多是女性在多占公共资源,是女权凌驾于男权之上,那么,以前女性上厕所要排更久的队,是不是女性权利受到伤害的表现呢?

  所以说,厕所比例,考虑到实际的需求,考虑到现实状况,是有道理的,不能把这个作为给女性“特殊照顾”的证据。

  ●反方

  警惕歧视性保护

  李银河(社会学家)

  “女性专用”这样的词汇,我觉得应该谨慎使用,至于说是不是“特殊照顾”,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说厕所,我认为新标准的比例是有道理的,我们都知道,男厕所有小便池,女厕所没有,女性上厕所更慢一点儿,这是生理特征所决定的,所以,加大女厕所的比例,不是特殊照顾,而是按需分配。

  在过去,很多地方都曾存在过男厕所多而女厕所少的问题,我们社科院社会学所以前就有过这样的问题,开始是因为男性工作者更多,这也无可厚非,但后来男女比例差不多了,还是男厕所多就有问题了。

  男女平等是权利的平等,而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一模一样。根据不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公共政策,恰恰是平等的表现。

  当然,应该区分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实际需求”,厕所的问题,固然有道理,但很多“专用”其实是没道理的,比如“女性专用车位”,认为女性天然开车技术差,就应该有方便停靠的车位,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开车技术因人而异,不是因性别而异。这样的情况看似是“照顾”“保护”,其实是歧视。

  世界上的女权主义都主张男女平等,这是根本性的理论。但在这个基本主张之上,又有不同的流派。在西方,女权主义分为激进女权主义、温和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激进女权主义主张绝对平等,甚至主张独身主义等,认为女性离开男性也能活得很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主张机会均等,大家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谁也别照顾谁,因为照顾本身就意味着认可女性弱势的观念,而这即是歧视。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则相反,主张给女性特殊的照顾,他们认为当代社会依然是男权占优势的社会,不对女性加以特别的照顾,就很难实现男女平等。比如说参政权,很多国家都规定了重要职位中女性的比例,而之所以要规定比例,是因为一旦完全放开,全凭自己竞争,女性赢得竞争的机会远远低于规定的比例。

  所以,看起来,反对一切对女性加以特别照顾的,本身也是女权主义者,而认为女性应该获得一定照顾的,也未必就是大男子主义,他们的目的,有可能都是男女平等,只是实现的途径不一样。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照顾”实际“歧视”的现象,这样的观念不单是男性会有,女性也会有,有时候女性还会表现得更明显。比如说“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天然就把自己当作男性的附属品,当作男性审美的对象。再比如“女性更柔弱,天生就应该被呵护”,这等于放弃了自身和男性平等的权利。

  男女平等是文明社会基本的原则,但这个原则确立的时间还太短,中国在男女平等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我看过一个男女地位的排行榜,中国的排名非常靠前,我们在推动男女平等的努力也一直没有断过,从妇联到许多民间的草根组织,都做过很多的努力,也颇有些成效。但是在另一面,我们必须看到,即便在今天,依旧存在许多性别上的不平等,等待进一步去改善。

  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些“女性柔弱”“女性该被特殊照顾”的观念正在回潮。现在一些女孩子觉得男人就应该工作养家买房,女人应该受到男人的照顾,这无非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观念,偏偏有一些人觉得这是女权崛起的表现,恰恰相反,真正的女权主义,不可能认同这样的观念。

  ●主持人说

  弄璋还是弄瓦

  中国传统的思想家,把基本的人际关系分为五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叫五伦。五伦之中,除了朋友有信,其他四种,都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比如夫妻关系,只看“字义”就明白了,《白虎通》中说“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春秋繁露》里说,“妻者,夫之合也”,女性是配件,男性才是主体。古人生了儿子,叫“弄璋之喜”,“璋”是玉器,生了女儿,则只能叫做“弄瓦”。这个典故出自《诗经》,“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说,生了儿子,把他放在床上,穿上衣裳,拿玉器给他玩儿,生了女儿,就放在地下,裹上包袱,拿瓦片给她玩儿。

  在今天,女性的权利得以伸张了吗?网上的段子说,以前没有放开二孩,女生找工作,先要回答“几时结婚、几时生孩子”的问题,如果已经有孩子,那就没问题了。现在放开二孩,有孩子也不行,还得回答“要不要二孩”的问题。你还觉得厕所的多少很重要吗?

  本版主持 周怀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