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给教师减减负
邱磊
//www.workercn.cn2016-03-09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薛红伟 绘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直言,不少一线教师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教书育人,有时还要承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同时,班级微信群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正不断挤压和蚕食着教师的课下时间和精力。

  众所周知,给教师减负,喊了多年却不见成效。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不断曝光的“教师辞职信”已经从某种眼球效应,演变成舆论的焦点和痛点。从最近的“才疏不能胜任,薪酬不能持家”,到曾经红遍网络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之中透露着多少辛酸。当社会越是以一种娱乐化的手法来解构教师的现实尴尬,其扩散的广度和深度就越甚,教育问题就越被广泛关注和思考。

  吴明兰老师所指出的教师频频“瞎忙”,实际上由来已久。在一些基层校长眼里,但凡上面有一个“衙门”,则至少有一个检查或复验,无条件地“配合”,几乎成了学校理所应当的义务。面对应接不暇的检查,有人建议干脆成立一个专职部门——“材料处”,虽然荒诞不羁,但背后的酸苦味,可略知一二。有些地方搞文艺活动,仅仅因为“观众数量”不够,会“有碍观瞻”,就强拉师生前去装点场面。微信、短信本是学校方便管理、沟通感情的工具,但每日几十条的“友情提示”,怎能不让人审美疲劳?

  如此桩桩件件,早已搅乱了“课堂”这一方净土,不少教师身心俱疲。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教师的“不务正业”正与管理者的作为密切相关,定位不清、全无主张,则令学校整天扮演“救火队”,教师终日形同“消防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须拿出魄力,为学校和教师减负。一是及时删繁就简,有效沟通,勇敢地对分外之责说“不”,将教师减负工作做实做稳。二是革除积弊,修订考核和评价方式,减少名目繁多的“检查”“验收”“评比”,给学校松绑。三是推进依法治教,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关注身心健康。切实让学校专注本位,让教师定心本职,让法治保障权益,已是当务之急。

  学校是教师的“娘家”,是教育教学的专属之地。在琳琅满目的“荣誉超市”里,学校可以选择少装扮一点,让教师少分神;在商业气、世俗味的层层裹挟中,学校可以尽量抽身收手;甚至对上级的过分要求,可以帮教师挡一挡。相形之下,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或许更有意义。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目中有“个人”的学校,更容易带领“集体”走得更远。给教师减负,在这一层面上,永远都不缺好学校。

  古人云“用师者王”,当每一个教育管理机构都能敬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那“教育减负”就能在以人为本、以心换心的教育生态中渐次达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就不再是不切实际的奢望,而是现代教育走向良性循环的真实写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