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古文辞职信
知风
//www.workercn.cn2016-03-15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河南安阳一公务员的辞职信引发网友关注。文章文白相间,文采飞扬,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感悟,畅谈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最后道出了辞职原因。读来酣畅淋漓、发人深省,不禁为体制内流失这位人才扼腕叹息。(3月14日《大河报》)

  这封辞职信好就好在半文半白。由于行文“文白相间,文采飞扬”,势必让读者在“诗一般的语言”里,产生恍若隔世的迷离,甚至在一知半解的体味中,造成脱离现实语境的朦胧。然而,古文辞职信并非出土文物,倘若把这封古文辞职信写成白话文,估计更令人或击掌叫好,或如芒刺在背。

  引发舆论热点的辞职信,可以简单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可以考究到如这封古文辞职信。虽属两个极端,但出于同一个原因——不想继续干了。如果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作为辞职理由,多少有点随意和率性,那么,2000多字的古文辞职信必定是深思熟虑的。

  或许,辞职信只需简单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够了。辞职不比入职,写辞职信无需像应聘面试那样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而这封文采飞扬的古文辞职信,是在展示自己的才华么?显然不是。其中不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感悟,而且还畅谈了自己对时政的看法,更确切地说是对官场生态的看法。任何“业内人士”,在离开身处的圈子时谈过往经历和看法,无疑是有所顾忌的。因为,人们可以将其视作“爆料”,“业内”可能甚至认为“泄密”。

  因此,“注意方式方法”一直被用作对敏感问题的提示。而一个当代人用古文书写辞职信,又何尝不是一种“方式方法”?至少有些敏感词汇被“之乎者也”淡化了。这其实有点像当今的网络流行语,以诙谐和调侃遮蔽了含义上的尖锐。这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异曲同工。

  这封辞职信说是“古文”,其实也接近于白话;其中的文采与其说是精练流畅,不如说是构思上的巧妙。如文中“既无求田问舍投机之道,亦少觥筹交错,呼朋唤友,寻租权力之功”,是在借自己的清白,对某些官场陋习旁敲侧击;又如“县衙一老友私下小聚,推杯换盏间,酒后真言”,也是装作不经意间对公务员的现状和前途做了评价。这比起一本正经的说辞来,更像是像“闲话”,最多也是牢骚吧。否则,这算是临走踹一脚?

  古文辞职信并非出土文物,这几乎是一句废话。但如果脱离了现实语境,将其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可能辜负了作者的初衷。这位公务员的辞职,似乎是想通过这封辞职信说明些什么,提醒些什么,抑或改变些什么。不能因文体给人的遥远感,忽略了它的现实意义;不能因其多半在表白自己的清廉,而看不到他的失意。一个“与人为善,于人无害,谦逊低调,不闹不争”的公务员,最终也因“酒量陡增一长技,武功尽废,术业专攻毫无建树也”而告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无论文言白话都是中文,而美妙的文字在让人读来酣畅淋漓的同时,更应该发人深省。是不是古文不要紧,重要的是在说现在。如果真的“不禁为体制内流失这位人才扼腕叹息”,是不是印证了人们常用的一个比喻——劣币驱逐良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