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冒名上大学”悲剧
焦伟
//www.workercn.cn2016-02-26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更多

资料图片

  当年,被冒名上大学的罗彩霞曾轰动全国,如今,沈丘县33岁的王娜娜说也遭遇同样命运。王娜娜生于沈丘县新安集镇新西行政村。2003年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2015年,她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读了。找到顶替者后,对方愿付钱和解,但被王娜娜拒绝。(网易2月24日)

  生活如戏,戏如人生。如今,冒名上大学的悲剧又一次重演,剧中的主人公王娜娜在大学期间被安排了一个替身,演绎着本该属于王娜娜的精彩。而王娜娜本人被大学舞台无情的抛弃,外出打工、结婚生子,过着“群众演员”的生活。一个“狸猫换太子”式的情节真真实实的发生了,让王娜娜愤怒、惋惜,让“王娜娜”彷徨失措。那么究竟是谁导演了这场“冒名上大学”的悲剧呢?

  第一大导演应该是顶替者及其家长。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顶替者的父亲接受了中介的“邀约”,花5000元买了个大学“指标”;由于私心,顶替者自愿登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的舞台,欺骗着所有的老师、同学,也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当事情败露后,顶替者不是去真诚的道歉,弥补王娜娜心灵上的创伤,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是声称“折腾到联合国也不怕”,气焰之嚣张更进一步的激化了矛盾。

  第二大导演应该是制度。单凭顶替者的父亲,恐怕难以买到“大学”的指标,这背后反映出招生制度的漏洞,从而衍生出一条鲜为人知的利益链条。周口市招生办称招录环节没问题,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称真真假假难以确定,究竟问题出在哪一环恐怕已难以分辨。其实,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完善招生制度,织密制度的笼子,让招生、招考、招录制度更加公开透明,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第三大导演应该是相关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学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缺失,当面对漏洞、疑惑时,他们可能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把各种可能暴露问题的环节一一放过,最终让本该可以避免的悲剧上演。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主动践行“三严三实”,以“严”和“实”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把群众的事当成大事做实、做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