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二月二
田东江
//www.workercn.cn2017-02-28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传统习俗中“龙抬头”的日子。传说中,安眠了一冬的龙在这一天终于苏醒,抬起了头。有趣的是,天文现象中也有龙抬头。或者,正是因为那种天象的存在,才催生了民间的传说吧。

  我们的前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以恒星为背景,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借此判断季节。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各七宿,四七二十八。每一方的七宿联在一起,被古人想象成了四种动物的样子,因而有这种命名。比如东方苍龙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从角宿到箕宿,连起来被想象成了一条龙,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二的黄昏,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在《西游记》里,每个星宿都拟人化了,相应地还都给取了名字,跟孙悟空都是朋友。大圣在小雷音寺大战黄眉童儿,二十八宿都应邀前来助战,然而作用不大,亢金龙为大圣从铙钹中脱身算是帮了点儿忙,角木蛟只喊了声:“兄弟每,怪物来了!”

  在唐宋时人留下的文字中,二月二已经成为节日了,但还看不到“龙抬头”的影子,那个时候叫挑菜节、踏青节。挑菜,就是初春百草生发之时,人们至郊外挖取野菜。唐李淖《秦中岁时记》有:“二月二日,曲江采菜,士民游观极盛。”宋贺铸《二月二日席上赋》有:“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有:“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周密《武林旧事》卷二《挑菜》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院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皂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置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游戏进程中,除了后妃、皇子等有赏无罚之外,该罚的,“则舞唱、吟诗、念佛、饮冷水、吃生姜之类。用此以资戏笑。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从中可见,挑菜节已不是单纯为了挑菜,而演化成节日中进行的一次娱春活动了。

  有人考证,最早记录龙抬头民俗的是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该书在描述京畿地区风俗时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亦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吧,曰熏虫儿。”沈榜《宛署杂记》云:“二月引龙,熏百虫: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白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大家期待龙抬头干什么?让他下雨,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嘛。龙在上古时,只是神人遨游天地时乘坐的普通交通工具,汉武帝会见西王母,后者就是“驾九色斑龙”而来。后来,龙被赋予了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的功能。孙悟空在除魔过程中有几次需要雨,都是把东海龙王敖广叫出来帮忙。在朱紫国悟空行医需要无根水,敖广说:“大圣呼唤时,不曾说用水,小龙只身来了,不曾带得雨器,亦未有风云雷电,怎生降雨?”一旦明了无根水无须太多,龙王释怀了:“既如此,待我打两个喷嚏,吐些涎津溢,与他吃药罢。”

  “春雨贵如油”,初春的雨关系到农作物一年的收成,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所以,龙在这天能不能抬头并布雨,势必成为民间高度关注的一件事。古人似乎也已经认识到,二月二前后降水的概率极高,理当春雨潇潇,正像“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样。唐李商隐有:“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白居易有:“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有:“久将菘芥荆南美,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沈遘《正月久旱二月三日大雨》有:“二月震雷差似早,三农愆雨已惊迟。”诸如此类。广州这两天预报居然没雨,有与前人拗颈的意味。

  二月二的民俗事项委实丰富多彩。祈雨之外,还有前面的引龙回、熏虫儿;还有《清嘉录》中的“(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还有我们更熟知的“二月二,剃龙头”。二月二一般来说是在惊蛰前后,惊蛰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也是百虫蠢蠢欲动、疫病易生之时,所以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的说法,人们也祈望龙抬头来镇住毒虫。《清嘉录》记载的是苏州民俗,这一天是另一种热闹,“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釐”。《清稗类钞》主要说的是吃和禁忌:“(二月二日)有食饼者,谓之龙鳞饼;有食面者,谓之龙须面。妇女亦停止针线,意恐伤龙目也。”

  二月二的民俗事项如此丰富多彩,在振兴传统节日的今天,何愁找不到抓手?我们都已经淡忘了,只还记得个“剃龙头”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